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古诗词里的“偷句”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02版:国风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徵明行草书《滕王阁序》(局部)

  □钟立春

  古语有云:?“毋剿说,毋雷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抄袭可耻,跟风掉价。可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一直有很多人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借用、搬运别人的东西。别以为是小作者哦,他们大多是大家、名家。

  以秦观为例,他在《满庭芳·山抹微云》中写道:“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先写鸦影蔽空、暮云失色,再写孤村如芥、逝水成囚。寥寥9个字,荒天野水间,漂泊与孤独凝成永恒定格。美吧?妙吧?不过,这么惊艳的诗句也是有一个源头与出处的。在距他400多年前,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写下过这样两句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不能说很像,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再以叶绍翁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叶绍翁的名句。在他之前,陆游是这样写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大差不差是吧?这事儿还没完。陆游之前,还有个唐代的吴融写过:“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发现没?这几个人的这几句诗翻来覆去,都是杏和墙的那点事。

  还有更有意思的呢。白居易有诗:“艳歌一曲酒一杯。”唐末郑谷有诗:“去年天气旧池台。”然后,晏殊在《浣溪沙》里直接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好家伙,还有这样的,就好像是他从东家抱了一只鸡、西家又拿了一些蘑菇,然后回家做了盘香喷喷的小鸡炖蘑菇。

  类似以上借用别人诗句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这是抄袭吗?也不能这么说。事实上,“偷”用古人现成的句子,在文艺创作上并不是禁律。唐代有一个能作诗的僧人,法名皎然,写了一本专门研究诗学理论的书,叫《诗式》。他谈到诗有三种“偷”法:第一种叫偷语,第二种叫偷意,第三种叫偷势。简单地说,偷语就是直接抄;偷意就是偷创意;偷势,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有创造。

  举一件诗词史上有名的公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王勃啊,那可是“初唐四杰”里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物,他会抄吗?真抄。这两句诗他抄的是南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抄的就是“齐飞”和“一色”的创意。当然,王勃的这个会更好一些。

  关于“偷句”这件事,我觉得关键是一个“外化”还是“内化”的问题。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被称为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千古名句。可这也是从五代翁宏的《春残》诗中抄来的。虽然是一个字不改地抄,但是如果细读两首全诗就会发现,翁宏原句像白描风景,但小晏把它们塞进“回忆杀”里,前有醉酒梦醒的孤独,后有明月佳人的甜蜜,中间这两句立刻成了神对比——人越孤单,燕子双飞就越扎心。同样的景,他愣是搞出了三层虐:现在惨、过去甜、永远忘不掉。小晏在这里的“点石成金”,完全是他已经把这10个字内化成自己东西的缘故。

  说完晏几道,我们再来说说戴叔伦。他的《除夜宿石头驿》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之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千百年来,除夕夜回不了家的人,总觉得诗人替自己说出了漂泊的滋味。但这两句其实也不是戴叔伦原创,早在200年前,梁武帝萧衍就写过“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戴叔伦就换了一个字,稍微调整了一下顺序,结果梁武帝诗中默默无闻的句子,经他这么一改,立刻焕发光彩。如此,你还认为戴叔伦是在抄吗?

  当然,我个人认为,在“偷句”这方面最牛的当属北宋诗人林逋。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他写梅的名句。后人有赞“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然而,林逋的这句诗也是借鉴了别人的,原句是“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倒了的竹子感觉很乱,桂花的香气又太浓郁,林逋改了两个字,将“竹”换成“疏”,将“桂”换成“暗”。“疏影”“暗香”两词既写出梅花稀疏的美,又写出它清幽的芬芳。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两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不得不说,林逋是“偷势”的高手,高在两字之差,能千古留名。

  “偷句”的高手还有王维。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也是在他人诗句的基础上多加了几个字。原文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原诗稍显清汤寡水,鸟飞过去了,夏天的大树上有黄鹂在叫。王维分别在前边加了两个叠字,“漠漠水田”将二维平面拓展为水墨氤氲的苍茫空间,白鹭的飞行轨迹也在无垠的背景中更显飘逸;“阴阴夏木”让树荫的浓密触手可及,让人感受到那酷热下难得的一方阴凉。这种改笔看似轻巧,实则以四字撬动整个诗意空间。

  综合以上种种,古人的诗句里有很多引用和借用。有的确是简单重复,拾人牙慧;有的是“字语虽近”,但“用意则别”;有的能在前人句子的基础上翻出新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且情意深切;还有的青胜于蓝,“才巧意精,若无朕迹”,以一己的才情把原诗句写出了一个新的高度,流传于世。

  所以,你觉得王勃抄了庾信,晏几道抄了翁宏,王维抄了李嘉祐吗?这个世界对才华的包容界限近乎矛盾。只要你能脱胎换骨、自成气象,那你就是人人称赞的大师。如果只会拙劣模仿、陈陈相因,终归是风里的一片落叶,飘得再久,也落不进谁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