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2023年9月,苍南县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县级渔船管理改革试点,打破渔船管理的“民建民用”传统模式,打造政府造船、公司管船、渔民租船的“公建民租”新模式,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毛虾抛碇”渔船整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船证不符”问题。通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已取得安全、生态和经济三大阶段性成效,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资源。
聚焦小型渔船综合改革,近日,县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委员们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就优化渔船租金机制、完善船型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建议。县委书记张本锋现场点赞:“选题精准、建言务实、氛围浓厚,为县委县政府靶向施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县政协委员、同利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成赏建议,根据渔民对船型功能、作业区域的实际需求,构建“基础船型+功能模块”体系,方便渔民生产。
“渔民靠海吃海,要关注他们在禁渔期内的增收。”县政协委员、齐天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少红提出,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前提下,推动休闲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结合苍南“168黄金海岸线”规划,县政协委员、蓝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士伟提议,采用浮动码头技术增加船舶泊位,配套防撞、系泊、照明等安全设施。
县政协委员、为唐公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敬记呼吁,升级岸线智控平台,扩展AI监控覆盖至岙口、码头,强化渔船监管。
县渔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
张本锋说,要以目标导向深化小型渔船综合改革,加快建造速度,加强质量监管。以服务导向深化小型渔船综合改革,让数据多跑路、渔民少跑腿。以安全导向深化小型渔船综合改革,强化常态联合执法机制,构建“岸海联防联控”数字化网络,加强渔民安全培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共富导向深化小型渔船综合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拓宽增收渠道。
县政协主席叶信迪表示,要把支持小型渔船综合改革作为重要履职内容,通过调研协商、民主监督等方式继续跟踪助力,推动苍南渔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通讯员 肖婉君 本报记者 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