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暖闻”上“热搜”
公共服务应有边界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04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有

  微观点:避免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让真正关乎民生关键问题的诉求得到及时高效处理。

  日前,一则“环卫工8吨垃圾中找回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的消息登上热搜。起因是游客将儿童手表遗落在高铁垃圾袋内,向12345热线求助后,当地城管局联系环境公司展开寻找,最终由两名环卫工人徒手在8吨垃圾中翻找4小时后寻得。

  游客失而复得手表的6天后,这则“暖心故事”登上当地晚报,本意是作为正面宣传,彰显当地为民服务的温度和效率,也为暑期文旅市场吸引游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评论区却“翻了车”——“这是极大的浪费人力”。

  固然,“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的初衷是好的,但丢失一块儿童手表,是否应当由12345热线出面,让环卫工人顶着高温在8吨垃圾中翻找4小时?

  对于12345热线的受理范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规定,受理范围为企业和群众关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咨询、非紧急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因个人疏忽导致的儿童手表遗失,如果由12345热线直接介入并调动环卫资源,可能超出其法定职责范围。若每次旅客丢钥匙、丢手表,都要出动环卫工手翻垃圾堆,将会导致整个服务系统不堪重负。此前,就有多地集中晒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的市民不合理不合规诉求,正是为了引导人们减少或避免提出此类诉求,避免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让真正关乎民生关键问题的诉求得到及时高效处理。

  在这一事件中出力最多的环卫工人,工作职责一般包括清扫保洁、公共设施维护、垃圾收集运输等,本就条件艰苦且任务繁重,“高温天在8吨垃圾中花4小时翻找儿童手表”明显超出了其职责范畴。即使事后给予奖励,也不能改变临时增加其额外非本职工作的不合理性。环卫公司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求助时,应当谨慎评估,不应随意将负担转嫁给环卫工人。

  如何让公共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尺度?首先应进一步明确12345热线的受理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分类机制,对于遗失物品区分“紧急救命物品”与“普通遗失物”。在普通物品遗失的情况下,可提供一般性指导建议,而非直接调配大量公共资源介入。其次,环卫公司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可探索联合其他更合适的专业力量,或引导社会资源来处理此类事务。比如暂缓该批次垃圾的处理流程,为失主灵活提供一定的时间和场地来找寻物品。同时,在需要环卫工人提供额外劳动的情况下,要遵循自愿原则,为他们提供劳动保护装备,并支付合理报酬。

  此次环卫工人翻垃圾寻表事件,是对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次考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梳理整合,分类施策,在合理分配公共资源的同时,让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