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推动租购并举】
住房租赁是解决居民居住问题、释放住房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日前,国务院正式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于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很多人而言,租房是刚性需求。但在很多地方,租房市场房屋差、服务差、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困扰广大承租人。“提灯定损”、押金难退以及串串房、甲醛房等租房乱象,严重损害群众权益,损害了安居梦的成色。《条例》精准回应关切、剑指乱象,为租户撑起“保护伞”,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提供法治保障。疏堵结合,《条例》对出租人和承租人、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及有关部门权责作出规定,有助于推动经营主体守法经营、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事前、事后全流程用力,打造更有秩序的住房租赁市场。
规范住房租赁,不仅是经济课题,更是民生课题。有关部门、行业组织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定配套措施,推动制度落细落实,让更多居民租得放心、住得安心,以宜居安居托举美好生活。
【跳出球场看“浙BA”】
眼下浙江,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7月上旬开赛的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以下简称“浙BA”)。这是浙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篮球赛事,90个县(市、区)将决出11支县级冠军球队,并与11支市级联队一起,根据后续赛事规程,再决出总冠军。
“草根”球员、优惠票价,城市间铆足劲较量的气氛,都是“浙BA”的看点。有“苏超”热度在先,“浙BA”让人有了更多期待。跳出球场看“浙BA”,可以看其根植的土壤,以及背后的治理之道。不少农村有这样的顺口溜:“多一片球场,少一张牌桌;多一场演出,少一场纠纷;多一个名角,少一点口角。”近年来,浙江持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启动“体育壮苗行动”,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富足。以“千万工程”为契机,以乡村文体为支点,建设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果将惠及更多群众。
“群众眼里的光、脸上的笑、心里的满足”是终极目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热情,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更好成就一场体育盛宴、营建一个群众节日、创造一次发展机遇,值得共同期待、协同发力。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
近段时间,一些外卖平台“低价换市场”“以价换流量”的行为引发关注和讨论。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相关企业。
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平台“内卷式”竞争,于行业健康发展不利,于商家茁壮成长无益。以“仅退款”服务为例,消费者收到货后,若发现货不对板、破损残次等情况,可一键向平台申请退款,且不需要将商品退回给卖家。短期看,这似乎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沟通效率,让消费者受益。但拉长观察视角就会发现,实践中,个别消费者钻规则漏洞“薅羊毛”,甚至“恶意退款”,而平台又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将增加的售后成本转嫁给商家,导致商家不得已采取低质低价策略,降低服务品质,影响消费体验。
再以“价格战”为例,平台之间“卷价格”,短期内,消费者确实能享受到一些“福利”。然而,事实是,几乎每一轮“烧钱大战”结束后,都会伴随着涨价。长期看,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服务品质还是商品质量,“内卷式”竞争都是弊大于利,而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带来的将会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就此而言,整治“内卷式”竞争,既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