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清雅中蕴含苍浑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郑午昌山水画《溪山清夏》

  □徐华铛

  郑午昌,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于嵊县(现嵊州市)三界镇长桥村,是浙江历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画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尤以国画著称,笔下的山水、花卉、人物、蔬果无所不精,其中最擅长的是山水画。

  郑午昌的山水画作品笔致清新,变化多端,浑厚洒脱,层次分明。笔墨简淡松动,枯润相宜,清雅中不失苍浑,适得“清厚”之趣。画面时而松秀,时而苍郁,重峦叠嶂,飞瀑流泉,自然成趣;用笔能工能放,细谨时纤毫不爽,粗放处酣畅淋漓,这是他的艺术特色。在山水画领域里,郑午昌可以说是设色的高手,他不但喜欢用青、绿、墨、赭等表现浑厚苍茫的景色,且大胆地采用了一些不常用的颜色。我们可以从其作品《溪山清夏》中一见端倪。

  《溪山清夏》以立轴的形式出现,画面表现的是一个雨后溪山的清新夏天,左方是高耸的山崖,占用了画面的近景与中间,是画家表现的重点。整座山崖灵动而丰富,这里有巍峨的山岩、苍翠的林木、清澈的飞瀑、隐现的山道,还有山崖上弥漫的氤氲烟云。而更为传神的是,这幅画近景与中景中的各种树木,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纵笔于“有意无间,有法无法”之中。树木在山水画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山水画之魂。树的形态自然弯曲、扭转、伸展及相互穿插,呈现出浓郁的活力和精神的生命力。这里有阔叶的茂林、有挺拔的杉木、有苍劲的虬枝,给山与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画面的右上一角是往前漂流的溪水,浩渺而深远,一渔翁正乘着竹筏在溪中漂曳。远处是高耸的远山,一层比一层远,给人以渺茫的感觉。远山峰头上,郑午昌施用他喜爱的赭色,并以花青涂染。而画面的山崖上,却杂著有紫、朱、墨色漫点而成,使整幅画面色彩丰富,意境幽远,明朗滋润。在郑午昌先生的作品里,这幅画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佳作。

  郑午昌的山水画,在上世纪30年代便享誉于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在美、英、法、俄、比、日等国际艺术馆展出, 1939年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