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坚守内心的坦荡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勇

  2500年前,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夫子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如同穿越时空的铜镜,至今仍能照见人性的明暗。在湖北郭店楚简中,“坦”字写作“亶”,字形如人在日光下舒展肢体,暗喻君子如日月经天,行事光明。庄子笔下“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恰是这种坦荡的最佳注脚——当个体生命与大道相合,自然能消弭算计,如江河奔流般从容。

  北宋范仲淹戍守西北时,面对西夏十万铁骑,敞开城门焚香抚琴。这份“空城计”背后的坦荡,绝非莽夫之勇,而是源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格局。正如敦煌壁画中《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展现的盛唐气象,真正的坦荡永远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在华尔街的交易大厅里,高频算法以毫秒为单位制造着财富幻象,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犹在耳边:当雷曼兄弟用“回购105”会计魔术粉饰太平,当麦道夫用庞氏骗局编织皇帝新衣,实质都是坦荡精神的溃败。这些穿着阿玛尼西装的“现代君子”,在监管盲区跳着精致的踢踏舞,最终引发的却是全球经济的雪崩。

  但总有人选择逆流而上。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创立DDI时,坚持在会议室悬挂“至诚通天”的匾额。当移动通信市场被寡头垄断,他公开所有技术参数,邀请竞争对手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这种看似违背商业逻辑的坦荡,反而催生出更健康的产业生态。玻璃房里的舞者或许会被窥视,但透明恰是最好的铠甲。

  在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史前壁画前,人类学家发现了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原始猎人在描绘野牛时,会刻意留下致命弱点。这种对狩猎技巧的无私分享,实则是早期人类群体存续的智慧——当个体坦荡转化为集体共识,族群才能在险恶环境中生生不息。

  这种基因密码在数字时代有了新表达。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士放弃传统百科全书的权威模式,允许任何人编辑词条。当质疑者预言这将导致信息混乱时,开放源代码般的坦荡机制反而孕育出更严谨的内容生态。据统计,维基百科的平均错误率比《大英百科全书》低27%,这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现代演绎。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揭示:观察者本身会影响被观测对象。这为君子的坦荡提供了科学注脚——当我们以赤子之心观照世界,世界的反馈也会趋向澄明。王阳明龙场悟道时高呼“心外无物”,不是否定客观存在,而是强调主体心性的建设性力量。

  这种哲学智慧在量子计算领域得到奇妙呼应。谷歌“悬铃木”量子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量子霸权”,关键在于利用了量子叠加态的并行计算能力。君子的坦荡同样具有这种“叠加态”:既如瑞士军刀般精准应对现实挑战,又如中国水墨般保留浑然天成的气韵。敦煌藏经洞中那些跨越千年依然鲜艳的壁画颜料,正因匠人坦荡地公开配方而得以永续传承。

  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狰狞中透着庄严,恰似坦荡精神的物化象征——既要直面生命的残酷,又要守护文明的温度。或许正如《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坦荡从不需要刻意标榜,它如同北斗七星,在人类精神的夜空恒久闪耀,为所有在迷雾中跋涉的旅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