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著名红学家、文化学者冯其庸先生与《红楼梦》有着几十年的不解之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废寝忘食地认真研读《红楼梦》。
“文革”中,冯其庸钟爱的那本《红楼梦》在抄家中被“造反派”抄走,他担忧这部巨著招致毁灭,便秘密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按照原著行款开始用朱墨两色抄写。那时,冯其庸白天挨批斗没时间抄写,他就在夜深人静时秘密抄写,从1967年12月开始,一直到1968年6月才抄完,全书整整抄了七个月。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也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抄完最后一个字的那天夜里,冯其庸掷笔独自在房间徘徊许久,百感交集,泪如雨下,遂吟成小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冯抄本”完全保留了原本的样式和内容,前面部分有明显的晋唐书风,后来转为他较为熟练的文征明小楷风格,再后来则变为书写较为快速流畅的行书小楷。“冯抄本”《红楼梦》已于2017年1月19日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对此冯其庸曾说:“我对这部抄本《红楼梦》珍爱到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