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深化“蓝色循环”经济

日期:07-26
字号:
版面: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蓝色循环”项目为海洋减塑,也助百姓共富。近日,台州黄岩区政协开展“深化‘蓝色循环’经济实践,共商生态富民协同路径”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和环保专家汇聚一堂,谋良策、聚合力。

  会前,大家走进蓝色循环教育基地和海洋大数据应用中心,实地查看海洋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观摩高分子新材料处理船舶油污水前沿技术。 

  区政协委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陈耀呼吁,强化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广使用环保型建材,减少建筑废弃物对海洋生态的潜在污染。

  区政协委员、永宁书画博物馆馆长金小华着眼文化赋能提出,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宣传教育作用,进一步唤起群众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共同守护这片蓝色星球。

  区政协委员、创喜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敏表示,将大力研发可降解材料,升级生产工艺,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加强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亟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社会公众形成治理合力。”台州市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金晶说。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副局长杨天雄提出,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体系数据共享平台,对海洋塑料污染、工业固废排放进行动态监管,鼓励企业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

  江口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长陈爽建议,充分发挥商会资源优势,引入更多资金和公益宣传力量,形成协同共治格局。

  江口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强表示,要将海洋生态保护与街道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塑料治理与工业固废循环利用项目,打造生态修复产业集群。

  “生态与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区政协主席王辉说,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蓝色循环”开展更有深度的调研,提出更有精度的建议,持续推动政策创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助力黄岩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协同发展之路。

  通讯员  陈爽  任依

  本报记者  周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