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昱欣
在东海浩渺的碧波间,一片铜网构筑的围海生态基地闪烁着科技之光。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者,卢阳雨以创新之网编织新时代的共富梦。
大学毕业后的卢阳雨曾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希望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创业打拼。一次偶然归乡,他看到大陈岛海域曾因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许多渔民赋闲在家,内心深受触动。于是,他毅然回乡,继承父亲黄鱼养殖事业,希望以此帮助渔民增收致富。
“这铜网里养的不是鱼,是咱渔民的未来!”当首批大黄鱼以每斤198元的价格直供沪杭高端市场时,渔民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但黄鱼养殖并非一帆风顺,刚接手渔场不久,细心的卢阳雨就注意到,传统尼龙网衣容易滋生附着物,长期累积导致细菌滋生,增加网箱内黄鱼患病的风险,渔民们往往辛苦一年却血本无归。
为此,卢阳雨不断探索和创新黄鱼科学养殖方法,多次前往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稳步提升黄鱼品质。
通过深入研究,他发现铜具有天然的抑菌特性,不易滋生白毛等附着物,于是大胆尝试,用铜网替代普通尼龙网,将铜合金网衣与水泥支柱、钢铁框架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养殖网箱的抗风浪能力,更有效提高了大黄鱼的成活率。目前,他带领团队已建成大型铜围网1个,抗风浪深水网箱50个。
这项技术使大陈黄鱼养殖总数年产量超9000吨,产值超过10亿元,占全省高品质大黄鱼产量产值的三分之二,渔民年均收入增长30%。如今,大陈岛铜网养殖模式已辐射浙东沿海,带动多家养殖企业转型铜网围海养殖。
好鱼也要会吆喝。自2018年起,卢阳雨开始探索“互联网+”,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整合数字资源,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如今,合作社一天能卖出几百单黄鱼,一年线上销售额达300万元。
身为政协委员,卢阳雨时刻牢记使命。近年来,他与椒江供销社成立“巨浪共富工坊”,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达成战略合作,邀请专家给养殖从业者开展培训,交流大黄鱼养殖技术,并免费开放专利,提供铜网养殖技术。他还通过《关于提升岛民在“现代化大陈”建设中共富红利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上、下大陈岛连岛工程建设的建议》等提案,不遗余力地为推动大陈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奔走呼吁。
“大陈黄鱼”目前已成为地理标志商标、椒江区域公共品牌,椒江区也被授予“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
垦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如今,卢阳雨又有了新规划:筹建大黄鱼产业共富园,打造集种质保护、智慧养殖、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让更多渔民奔共富。
委员名片
卢阳雨,台州椒江区政协委员、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