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经济通过技术革新重塑救援模式,特别是无人机凭借快速响应和多设备挂载能力,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目前,绍兴市越城区已初步建成空中110、119、120集成勤务中心,在火灾、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利用无人机等低空设备实现快速响应和处置。要进一步完善设备配置、夯实人员培训、保障数传安全、强化部门协作,为应急救援插上“智慧翅膀”,推动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中发挥更大作用。
完善设备配置。设立专项基金,结合实际更新迭代无人机及挂载设备,配齐配精配强高性能长航时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灭火装置、喊话设备、数传系统等应急救援设备,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谋划建设通航机场、直升机停机坪、无人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增加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布点。
夯实人员培训。构建培训体系,聘请业内专家,通过模拟城市、山区、湖域等不同飞行场景和风速、气压、温度等多种环境因素开展专业化无人机操作培训,并定期组织举行实战演练,提高无人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保障数传安全。打造数传专网,加快建设低空通感5G-A专网基站,实现低空通信、感知、监视全覆盖,促进无人机及挂载设备的快速响应处置和数传稳定安全。
强化部门协作。因地制宜构建低空经济与传统救援力量的联动机制,如在航空救援中,联合急救中心、各通航公司、航空救援网络医院等三方力量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帮助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通过“航空+医疗”深度融合的模式,搭建畅通无阻的“空中生命线”。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打造无人机统一调度平台,推动公安、消防、医疗、国土等部门单位的无人机及设备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和应急救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