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从《陆游的乡村世界》窥见南宋士人的乡居生活

日期:07-22
字号:
版面:04版: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相彤

  以前读陆游的诗,经常是怀念军旅生涯,希望北伐定中原,但这本《陆游的乡村世界》主要写他在老家绍兴的乡村生活,以一个“浙东乡村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视角,分析南宋时期浙江山阴一带的农村经济社会。

  按作者的计算,陆游在34~86岁的后半生52年里,其实是仕少闲多,在外任职不到22年,在老家闲居时间超过30年。出门的22年里,可能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川蜀地区的8年,所以其诗集叫《剑南诗稿》。而大约从46岁当夔州通判开始,48岁左右在四川宣抚使司任职,是他一生中离前线最近的真正的军旅生涯。

  闲居在家,大概就是领一个类似祭司的宗庙闲职,不太需要上班而有工资,而且山阴老家其实距离南宋政治中心的临安也不算远,他在社会上、朝堂里的交游依然不少,信息流动顺畅。所以他能有大量的时间写诗,走到哪写到哪,见啥写啥,成为诗歌产量极高的诗人,其诗作9000多首,很多别人不常写的题材,如村居、下雨、吃饭等等,他都连篇累牍地写,甚至同一题材都足以按年编号。

  《陆游的乡村世界》一书篇幅不长,正文不到180页,分六章:区域开发、乡里社会、农业经济、饮食生计、商贸聚集、乡居生活。前面两章比较偏宏观,研究南宋时期浙东平原水乡的开发情况,有地理变迁,也有人文制度的变化,其实这些内容,晚近的明清时期,留下的确切史料更多一些。大致内容是说,宋代时“传统中国聚落分布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并奠定了后世发展的基础”,江南毕竟富庶,从陆游诗作来看,则表现为十分和谐的邻里关系、主佃关系等等,如“市垆分熟容赊酒”“邻家祭彻初分胙”这一类描写常有,商店可以随意赊到酒喝,邻居们相互分享祭后的食品。但我的个人感觉是,三、四章最有意思,分析了大量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类、日常生活细节,如稻子一年种几季、吃饭一天吃几顿、吃干饭还是粥等等。其中所引的原诗,也有一些和现在季节比较贴合的,如“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己种。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说晚稻种上了,端午大家都吃起了粽子。还有一首是去采杨梅的,“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陆游偶尔在诗里哭穷,说自己“故絮五更偏觉冷,薄糜未午已先饥”,然而实际上他家也算是官宦世家,是“仕宦阶层在乡村的代表”。人口多、土地也有上百亩,还有些诗里面说买了新园子、建了新房子,和一般的农家不可同日而语。有一首诗叫做《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敛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始归劳以此诗》,记录两个儿子从天亮出门收租,半夜才回来,读书都没时间,真是太辛苦了,“吾儿废书出,辛苦幸庶几”。这就好像一个现代人,一天跑了大半个城市收房租,回来感叹说:好累呀!

  有一首《幽居》,说家里雇佣了山里的仆人,“纫缝一獠婢,樵汲两蛮奴”。与此相似,杜甫在夔州的诗里面,也常说自己家有“獠奴阿段”“竖子阿段”,然而杜甫家里的阿段需要出门去和别人抢夺水源,“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川东的山区与浙东的山区完全不一样,两相对比起来,可能杜家的“獠仆”比陆游家更辛苦些。

  除正文外,该书有十几页专门的彩图,皆是从《宋画全集》里选的作品,涉及乡村娱乐、乡下市集、扁舟出游、沿溪垂钓、山居见客等题材,再现当时文人画家的志趣所在,恰可与正文内容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