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小暑茶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刘世河

  近日,收到杭州一画家老友的快递,是一盒包装精美的正宗“西湖龙井”。四个小罐异常别致,叫人爱不释手。更别致的是,随“龙井”一起,老友还特意手书一联送我:“河边烟火柳树下,浅握清风小暑茶。”两行娟秀的行楷,铺展在我的眼前,一如老友淡雅疏朗的笑脸。知我在报刊发表文章时,偶用笔名“河边柳”,且深偕其寓意,又晓得我有不可一日无茶之习好,老友有心,巧妙地将这些元素隐于联中,并悄悄计算好时间恰赶在小暑之前寄到。心思之细腻,让我动容。

  “浅握清风小暑茶”,最得意这一“浅”一“小”两字,如一股小凉风拂面而来,让炎夏酷暑这张原本狰狞的面孔瞬间变得温和了许多。而这个“握”字也用得极妙,清风有形亦无形,是手握还是心握,唯有自知。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名句“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顿生感慨:此刻,老友之身虽不在我身边,但心已然随香茗而至。而此“心”不正是那缕清风吗?清风即老友,老友即清风也!

  这样冥想着,随手欣欣然打开一小罐,只是洗茶,淡淡的茶香便一下子就氤氲了整个书房。接着冲水、控壶后,再看那杯中的汤色,碧绿清澈得恰似一小潭春水,顿觉心旷神怡。不由想到宋诗里很出名的一联“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意思是,一碗茶分成几份,才能有春天凉爽的感觉?其实那一碗茶分出的正是几小份悦目爽心的春色。而此刻眼前老友的这份心意与分享,分明已让我实笃笃地感觉到了一丝来自遥远西湖的清爽春意。唐诗里说“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于我便是“倏忽香茗至,恰逢小暑来”了。

  小暑亦是颇具诗意的时节,无论是秦观的“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还是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抑或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或写竹露荷香,或写青葱草色,月明船笛,绿草如茵,溢美之词皆毫不吝啬。

  如此诗意,自然最宜于品茶了,且绿茶应为首选。一个“绿”字,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万物生长的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以及浓荫蔽日的凉意。有人说青春的味道就像绿茶,无不因为它那最接近自然的本色以及独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汤清叶绿。轻轻地呷一口,先别急着咽下,于口中含一小会儿,这时你会感觉到舌尖一酥,先是涩,后微苦,紧接着唇齿间便充溢着满满的清香了,且余味缭绕,久不褪去。正所谓白日红霞,一杯绿茶,齿颊留香,何惧炎夏。

  还有白茶,抑或菊花茶也非常适宜在小暑的节气里喝。白茶,其性寒凉,祛暑解毒的功效十分了得。而菊花茶,味甘苦,性耐寒,不但散风清热,还清肝明目,若与冰糖同饮,口感更佳。其实喝什么茶并不重要,小暑宜茶,除了消暑解渴,最难得还是因此而繁衍出的一种清凉心境。所谓境由心造,然后心又随境转,这与当年醉吟先生“端坐一院中”时发出的那个“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当然,除了享受茶香氤氲,最好再放一支舒缓的曲子,捧一卷闲书,如此一茶、一书、一曲,皆是安抚心弦、凝神静气的好物。然后隐于其中,或静坐,或斜倚,静静地品味茶中意、书中景、曲中语,再浅握清风与小暑促膝而谈,如此,灵台境远,心喜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