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老司机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彭友茂

  老司机,指在某些方面熟门熟路,资历较老,见识广、经验足的人,通常这个词伴随着惊叹与崇敬之意。在游戏、贴吧、论坛、体育竞技等各种网络社区中待得久、资历老的用户,都会被称为老司机,另类的说法还有老船长、老机长等。

  司机虽然也含有“见识广、经验足”的味道,但作为一个名词,它更强调、凸显了“司机”的身份标签和他知识的奇葩性。

  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司机的知识”这一提法的历史吧,它来源于100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马克斯·普朗克于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他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不管被邀请到哪里,他都会就新的量子力学演讲一番。他的司机渐渐对他的报告烂熟于心,“普朗克教授,老作同样的报告,你一定觉得无聊。我建议,在慕尼黑由我代你作报告,你坐最前排,戴上我的司机帽。让咱俩换换花样。”普朗克欣然同意。他的司机于是为一群专家级听众作了一番有关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之后,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问。司机回答说:“我压根儿没想到,在慕尼黑这样的城市里还会有人提出这么简单的问题。请我的司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这个故事及其细节的真实性是否属实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故事里的意思,“司机”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很懂行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他们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他们高谈阔论地挥霍着华丽辞藻。

  走出故事,迈进现实。不论你干的是什么行当,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也不论你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光环、影响力怎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必要通过这个“司机的知识”的故事,有所警觉,有所思考,并进行一番检点,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予以审视和盘点,也就是给自己把把脉、定定位,“我”是受人尊敬的“教授普朗克”,还是属于那个代替马克斯·普朗克演讲司机的范畴?也不妨再深入一步,扪心自问:“我”的学问、知识,“我”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是否在工作实践中常常捉襟见肘,动辄露怯出纰漏?

  不论你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每个人最好要看清楚:在这个世界上,靠“搬砖的速度”——靠肌肉收缩决定力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人工智能变得更智能,连“知道分子”那类知识搬运工的时代都将逐渐落幕;智慧和大脑才是关键的竞争要素。在这种知识更新的浪潮汹涌澎湃、岗位和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面前,连各行各业的“老司机”都产生了本领恐慌,何况我们这些历练、本领、知识、经验比他们差之甚远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