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做优做强土特产

日期:07-10
字号:
版面:03版:提案       上一篇    下一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展“土特产”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永康市政协委员徐辉提案献策,进一步在品牌建设、资源挖掘、人才引育、金融支持、数字赋能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做优做强“土特产”,让“土产”变“金产”、“特色”成“亮色”,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情况:

  近些年,永康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注重创新引导、加强科技赋能、突出品牌宣传,积极推进“土特产”全产业链建设与规模化发展,永康肉麦饼、舜芋、五指岩生姜、方山柿、灰鹅等品牌“土特产”竞相涌现,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同时,乡土特色资源挖掘、产品优势发挥、产业链延伸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建议:

  推进品牌建设。立足“土特产”产业发展的差异性,持续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探索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结构。通过净化产地环境、完善标准制定、强化质量监管、建立产品追溯等途径,打造更多无公害绿色“土特产”。强化顶层设计,把品牌农业、地标农产品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永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顶层布局中。引导鼓励各区域明确产业发展品牌定位,推进大宗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品牌化。

  发挥资源优势。聚焦“特”字做文章,突出地方“土特产”优势,彰显乡土情、文化情。深度融合产业价值、地域文化等,创新构建主导品牌和特色品牌,打造有辨识度的产业IP。结合“一村一品”,以消费者需求为主线,创新推出地域特色鲜明、乡村气息浓厚的“土特产”,带动传统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章,拓展旅居休闲、田园康养、医疗康复、文化养老等领域的产业链,构建具有永康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新业态。

  加强人才引育。持续组织举办好“永康厨神”争霸赛、家政技能公益培训班等赛事活动,大力培育本地技能型农民。探索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人才等多方参与的沟通对接平台,通过基层摸排一批、吸引回流一批、报名举荐一批,引导支持相关领域的在外人才回乡就业创业。把握电商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播,拓宽永康方山柿、五指岩生姜、永祥杨梅等“土特产”的销售渠道。

  夯实金融支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广订单抵押、仓单质押等多种抵押质押方式,进一步提升联农带农质效。引入社会资金,完善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机制体系,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建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乡村“土特产”产业,带动更多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强化数字赋能。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产前,用好大数据,及时了解气象、农资、加工流通渠道以及“土特产”市场价格信息,科学指导生产;产中,用好物联网,切实在智慧种植、质量安全等方面做到“种好、养好、管好”;产后,用好新媒体,积极打造农村电商云平台,加强产品推介、品牌宣传,让更多永康“土特产”阔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