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杭州余杭良渚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社会氛围,成为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进行远程工作的“数字游民”的栖息地。
近日,余杭政协良渚新城联络工委聚焦“聚贤议政策,数智共商启新程”开展协商活动。政协委员、数字游民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为相关政策制定集智聚力。
活动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数字游民小镇会客厅。“自2024年11月试运行以来,会客厅已累计开展活动150场。”会客厅的成立,离不开区政协委员、杉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洋的大力推动。他呼吁进一步建立线上社区、组织线上活动,既为数字游民提供生活信息、活动安排等,又增强数字游民之间的联系。
区政协委员、东方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利丽提出了“从‘心’出发”的服务概念,建议制定“游民公约”,引入数字游民基金、企业帮帮团、第三方企业服务平台等,让数字游民获得更多归属感。
“良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让数字游民爱上余杭。”区政协委员、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黄莉建议,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数字游民对良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数字游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区政协委员、区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叶凤提议,不断做强“余杭数字游民”品牌,向数字游民展现余杭极具吸引力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区政协委员、朝礼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潮东认为,数字游民充满创新力,可以探索举办数字游民创新成果作品路演比选沙龙,以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数字游民创业。
“在充分保障数字游民流动、自由、自律的前提下,吸引他们在良渚安心扎根。”区政协委员、区财政局副局长朱方说。
会上,良渚新城招商处介绍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展示既注重人才发展需求,又支持创新创业生态的“双友好型”营商环境。
余杭政协良渚新城联络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该议题,通过专题活动、企业调研等形式,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助力数字游民的人生更精彩。
本报记者 陶迈卿
通讯员 姚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