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加快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日期:07-10
字号:
版面: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把脉问诊、穴位按压……日前,义乌市政协医卫界别在鸡鸣山社区开展“丹溪仁术通四海 中外共筑健康桥”义诊活动,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前来体验。

  鸡鸣山社区生活着来自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外籍人士。活动中,望闻问切、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方式和“诊疗—养生—传承”三位一体的中国养生哲学,让外国友人留下了难忘的体验,直呼“神奇”。

  “此次活动实现了跨文化健康理念的深度对话与融合。”市政协医卫界别召集人楼永明说。

  义乌是一代医宗朱丹溪的故里,近年来,义乌市以创建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为契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和共同富裕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为此,市政协积极搭建平台,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和“走出去”聚共识、汇智慧、献良策。

  为摸清中医药发展与创新最新情况,年初,市政协组织委员、文史专家深入基层调研,挖掘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吴惠芳代表课题组作大会发言,建议布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朱丹溪+”多元融合等,得到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的批示,助力推动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持续擦亮“浙派中医·朱丹溪”中医药品牌。

  作为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在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聚焦“推进中医药文化出海”,市政协组织开展对口协商。

  “面向外国友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讲好朱丹溪故事。”“举办中医国际集市,开展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系列体验活动。”“谋划西门老街丹溪药局、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等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座谈会上,委员们“金点子”不断涌现。“进一步打响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等有望被纳入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加快打造浙中医疗高地奋力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如今,在义乌,外国友人也成了中医药文化的参与者、推广者。日前,在“六义传薪”书香政协红色读诗会上,他们以5种语言分享了《丹溪医书集成》等书籍,搭建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拓展海外传播,搭建国际合作网络,推动中医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本报记者  董思婷

  通讯员  朱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