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晚上6点,海宁市盐官镇丰士村体育场照明灯准时亮起。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村民们走进球场,开启运动时光。村民周炽晓高兴地说:“没想到上次提的照明问题两周就得到了解决!”
周炽晓口中的“上次”,指的是今年4月他作为村民代表参加的海宁市政协“用好用活‘家门口’体育场所”民生议事活动。会上,他建议体育场增设夜间照明设施。如今,丰士村体育场装上了照明灯,开放时间延长到了晚上8点半。
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今年以来,市政协立足实际,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通过选题共定、调研共商、成果共推的协同机制,真正让政协协商助力增进基层群众民生福祉。
为使协商活动更加符合群众需求,市政协探索和村(社)共定选题,最大程度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今年初,在与村(社)书记的座谈交流中,丁桥镇委员履职小组了解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开支负担重,“推进村集体经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由此成为丁桥镇委员履职小组重点协商议题。
马桥街道委员履职小组在走访和服务过程中,获悉工业园区存在停车难、停车乱问题,马上对接相关社区,听取意见建议,联合工业社区、先锋社区、柏士社区,以“开展园区停车综合治理,助力园区品质提升”为主题举行协商活动,助力相关问题有效解决。
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丁桥镇委员履职小组邀请村干部和企业代表等参加课题组,与政协委员共同调研,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
“推进村集体经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民生议事会现场,来自万新村、民利村、海潮村的3位村干部和合作社代表为基层群众发声;“规范社区外摆经营,助力打造‘硖美大集’共富集市”民生议事会上,4位社区书记就集市管理提出意见建议……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在协商中破题,矛盾在协商中化解,民心在协商中凝聚。
“民生议事活动与村(社)协商协同配合不能局限于协商前、协商中,还要着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市政协主席周红霞说,协商工作重在落实、贵在成效,要让协商成果真正推动实际工作。
“我们将村(社)协商中涉及市、街道层面的意见建议作为协商纪要,报送相关部门、街道。同时,把政协民生议事活动中需要基层落实的问题建议反馈给村(社)。”马桥街道委员履职小组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还将基层具有普遍性的建议和问题吸收进提案或大会发言中,形成了建议交办、跟踪问效、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
从“好商量”到“商量好”、从“金点子”到“金果子”,市政协逐步构建起广泛、多层、多元的协商格局,越来越多的协商成果让群众可感可及。
通讯员 高英 周洁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