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纺织业是桐乡的传统支柱产业,尤其以化纤、丝绸和毛衫闻名。近日,桐乡青年夜校政协委员公益课堂上,市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院长(总经理)万军民围绕化学纤维材料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今天的课程加深了我们对纺织新材料科技的了解,很有帮助。”乐尚美意实业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邱霄菁收获满满。
委员公益课堂是桐乡青年夜校精品课程之一。去年,桐乡市政协制定“委员‘桐’行,助力青年夜校”品牌建设工作方案,构建“2+4”工作体系,广泛动员委员参与,助力打造青年夜校精品课程。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助力青年夜校建设,今年,市政协开展“请你来协商-委员‘桐行’,助力青年夜校”活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协商交流,为夜校课程设置、可持续发展等出谋划策。
当天,41名有特长、有能力、有情怀的政协委员成为“青春合伙人”,加入青年夜校师资团队,担任“青年干部成长导师”“青年企业家成长导师”“青年劳动者成长导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目前,“青年合伙人”已在青年夜校开设《年轻也需护肾养肾,防止肾功能下降》《语言沟通交流技巧》《水产养殖系列课程》等政协公益课程,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路径。
截至目前,桐乡青年夜校已推出普惠公益课、特色精品课、镇街公益课、政协公益课四大板块29门课程,涵盖文化艺术、体育健康、职业发展技能提升等,并探索“夜校+婚恋婚育”“夜校+就业创业”等功能,去年以来共有2000多人次青年参加培训学习。“参加夜校学习后,夜晚的时光变得充实又有意义。”青年学员代表汤涛说。
市政协主席陈林根表示,要让青年夜校成为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重要窗口、青年成长发展的终身课堂、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重要渠道,广大政协委员要当好政策推动的“建言者”、资源整合的“联络员”、青年夜校的“合伙人”,推动夜校由“走红”变“长红”,让桐乡更好地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成就青年。
通讯员 魏凯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