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从“小菜地”到“大棚园”,常山县以三溪村为重点村,辐射带动“两镇一乡”11个行政村抱团发展精品果蔬产业,携手蹚出共富路,背后凝聚着满满的政协助推力。
三溪村地处球川镇中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但面临农产品品种单一、销路不畅等困境。
聚焦农户忧心事,2022年,球川镇委员履职小组开展专题调研,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农业专家等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听取村干部、村民、种植大户的意见建议,并举行多场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形成了以“直供基地+强村公司+合作社+分销渠道+共富工坊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产业的共识。通过政协牵线搭桥,该村争取到400万元投资,共富果蔬产业园一期项目于当年正式启动。
2023年,聚焦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等,政协委员、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农户代表等又进行面对面协商,汇聚合力助推果蔬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初具规模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单纯的种植产业园难以满足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需要。2024年,市县两级政协共同组织开展“共富蔬菜产业园建设运营”专题协商活动,推动果蔬产业链延伸拓展。
此次专题协商活动后,一条条协商建言从“纸上”落到“地上”——去年底,滨河景观休闲区和冬暖式大棚体验区率先亮相;今年初,露营基地和小番茄集市开始营业;球川豆腐、番茄、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球川镇片区协同发展成效明显。
为更好整合资源,帮助更多乡镇、村庄抱团发展,县政协日前举行民生议事活动,政协委员和球川镇、白石镇、同弓乡农户代表等齐聚一堂。委员们提出,连片谋划产业项目发展,在品种方面注重差异化选择,探索订单式种植,避免同质化竞争;注册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对外销售,切实打通从“菜园子”到“菜盘子”的全产业链条。
县政协主席许茂华表示,将继续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聚焦发展轴中乡村共富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助力常山“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为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汪菁萱 周芷含
本报记者 何于盛 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