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巴尔扎克的“咖啡”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卢江良

  巴尔扎克这位“鹅毛笔和黑墨水的苦役”,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但不管到何处去写作,除了纸笔之外,总是带上一把咖啡壶。据说,他每天要喝大约30杯黑咖啡,有时甚至会喝到50杯。不过,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但是,巴尔扎克嗜“浓黑有力”的咖啡如命,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连他自己都说“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并且预言“将死于3万杯咖啡”。除此,他还在自己创作的《司汤达研究》一书封面,印上了一把咖啡壶以及一句话:“就是这把咖啡壶,支持我一天写16小时,最少也写12小时的文章。”

  可以这么认为,没有咖啡,就没有《人间喜剧》。据相关资料记载,从1829年起,巴尔扎克每天创作14至16个小时,甚至有时连续36小时,他的《赛查·皮罗多》是25小时没睡觉写成的,《乡村医生》更是用了72小时一气呵成,就连那部长达几十万字的世界名著《高老头》也只花了短短4个月时间。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咖啡的“支撑”,他能否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

  对此,巴尔扎克也从不隐讳——“咖啡像引擎开动一样推动了他持续不断地进行写作”,并详尽描述过喝咖啡的生动过程:“咖啡泻到人的胃里,把全身都动员起来。人的思想列成纵队开路,有如三军的先锋。回忆扛着旗帜,跑步前进,率领队伍投入战斗。轻骑兵跃马上阵。逻辑犹如炮兵,带着辎重车辆和炮弹,隆隆而过。高明的见解好似狙击手,参加作战。各色人物,袍笏登场。”

  应该说,咖啡成就了作为“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巴尔扎克;可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也因此过早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有人作过统计,大约5万杯),摧毁了巴尔扎克的健康,让他的晚年患上了脑炎、慢性心脏病和支气管炎,到1849年冬季,步入了最后的衰竭期,翌年8月18日,便带着没完成《人间喜剧》的遗憾,永远离开了人世,将生命定格在了51岁。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无数萦绕于巴尔扎克头顶的光环。然而,通过了解他与咖啡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多少窥见了其“苦楚”的人生。可不管怎么说,他总算是一位幸运者, 安徒生曾说:“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毫无疑问,巴尔扎克就是这么一位“总工程师”。

  但也要感谢咖啡,在它的“助燃”下,让巴尔扎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卷帙浩繁的“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为充满浮华的巴黎增添了一缕类似于咖啡的苦涩、苍凉的味道;也使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粗俗的巴尔扎克,用笔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变成了一个创造世界的圣洁的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