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产业作为融合健康、养老、休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浦江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康养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民革浦江县支部提案献策,进一步激发新活力、拓展新模式、深耕新业态,切实加快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情况:
近年来,浦江积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加强顶层设计,将“文旅富县”纳入战略发展目标,扎实推进“银发燕居”工程,不断促进“旅居+康养+文化”融合,康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康养浦江”品牌愈发响亮。但产业基础不强、融合不深、保障不足等问题需重点关注、加快破解。
建议:
夯实基础。聚焦数据服务升级,联合专业团队梳理老年康复群体生活习惯等,建立需求画像,夯实信息数据基础;搭建康养大数据平台,整合居民健康需求、消费偏好等,实现个性化康养定制服务。聚焦智能硬件提升,引导康养酒店、民宿开展适老化智能化改造,优化智能护理床、康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科学配置智能健康小站等;在项目建设上,积极引入环保、防滑、抗菌的新型建材,设置无障碍扶手、感应式照明等便捷设施,并搭建24小时应急响应系统。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医护、康养人才,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康养服务专业人才;鼓励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技能培训,并将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
多元发展。农林康养聚合方面,立足浦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蔬果、谷物等有机种植区,为康养餐饮供给健康食材;开展林下家禽、生态水产养殖,提供富硒蛋、低脂鱼等优质蛋白,丰富康养食谱;在民宿聚集村落建设生态农业园,让老人在亲近泥土、沐浴阳光中锻炼身心。文旅康养融合方面,加快开发一批包括美食养胃、山水养肺、文化养德、书画养心等康养旅游产品;结合实际举办嗒嗒球、钓鱼、气排球等康养赛事活动,并导入浦江特色民俗农事活动,丰富旅居康养内容,提升“康养浦江”影响力和附加值。医疗康养结合方面,引进知名健康管理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培育健康管理平台;用好医院资源,加强医院的康养特色专科建设;在康养基地定期开设名医坐诊、中医理疗、药膳推拿等活动,鼓励医护人员深入社区、村庄,提供健康讲座、急救培训等服务。
强化保障。制定产业标准,高标准编制浦江康养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康养旅居点、医养结合点、康养旅游度假区、特色康养村等的建设运营,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在项目审批、水电优惠等方面谋划出台利好政策,设立专项补贴降低康养企业运营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加强服务保障,构建巡检机制,消除安全隐患;组建由行业专家、消费者代表构成的监督团队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提升行业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