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乡村,天台县2018年创新性提出“片区组团共富”模式,按照“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实现事务共商、环境共治、项目共建、资源共享。
为助力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今年初,“大塔后片区组团高质量发展”课题被列入县委、县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县政协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成立由经济委、农资环委牵头,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文广旅体局、卫健局、团县委、赤城街道等7个部门单位参与的调研组,深入村社农户、花田果园、项目点位调研,并组织片区9个村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近日,县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县委书记陈晨与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共商。
县政协经济委介绍前期调研情况,提出编制引领未来规划、推进共富产业联动、形成各方合力等意见建议。
省政协委员、台州健康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陈灵霞建议,围绕“康养大塔后”目标,完善相应基础设施。
县政协委员、天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军提议,编制大塔后片区全域发展规划,引进专业设计团队,挖掘各村特色亮点,打造网红打卡点。
县政协委员、希望田野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崔仲杰认为,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快推动农旅融合,做大做强“田园经济”。
聚焦大塔后片区国际艺术中心建设,县政协委员、县美术协会会长周则林建议,结合天台山文化特色与国际艺术潮流,将艺术中心定位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融合多元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
县政协委员、天台山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月提出,成立大片区强村公司,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带动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提振乡村消费。
县政协委员、台州市易筋经协会会长余红霞呼吁,建设世界易筋经文化传播中心、国际康养引流中心、身心健康产业人才中心等,做强大健康产业。
各村(社)代表围绕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和需求畅所欲言。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研究协商建议,进一步形成推进大塔后片区组团发展的共识和合力。
陈晨对县政协围绕中心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予以充分肯定。他说,要抢抓难得机遇,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形成更大合力,勠力同心,将大塔后片区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天台模式。
县政协主席卢益民表示,大塔后片区的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叠加优势,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孙子烜
本报记者 周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