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年
在收藏品市场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石盆景,正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将什锦八宝巧饰为宝石盆景始于乾隆,盛于晚清。这件清代珊瑚魁星点斗盆景,收天下奇珍,汇工匠巧技,磨切点染,按色分饰,视彩而缀,展现出巧夺天工的一景,可谓取自天然而胜于天然。
古代读书人面壁苦读,寒窗十载,就期盼有朝一日能通过科举考试,平步青云,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博取功名,文人们喜欢在文房上刻“魁星”画像。魁星爷常左手持一只墨斗,右手握一管被称为朱笔的大毛笔,左脚扬起后踢,脚上是北斗七星,这是根据“魁”的字形而来。魁星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称为“独占鳌头”。
传说魁星是个才子,曾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却因貌丑惊吓了皇后被乱棍逐出皇宫,愤而跳入东海,玉皇深悯其人,赐朱笔一支,命其掌管人间科举文运。
另有一说:魁星高中进士,在殿试之时,皇帝见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脚加麻子,就问他为什么脸上长了这么多斑点?魁星答道:“麻面满天星。”皇帝又问他的脚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独脚跳龙门。”魁星的对答如流使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下就点魁星做了状元。于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供奉起“魁星爷”来,以图吉利,祈愿自己也高中状元。也有人将“魁星”与“钟馗”和“奎星”联系起来。
《史记》曰:“魁,斗第一星也。”魁也为第一的意思,“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是旧时对高中科举状元的美称。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第一名或者优秀者往往被称为“魁甲”或者“魁首”。因为“奎”与“魁”音同,又与考试有关,人们渐渐就将奎星主管文章的职责转移到了“魁星”身上。
古代读书人信奉魁星的风俗,因此魁星点斗的瑞图非常流行,流传很广,尤其是文房用品,甚是流行这类题材纹饰,表达了古代文人对自己寒窗苦读的认可,同时期待命运的眷顾,能够金榜题名、为国效力。
清代乾隆宝石盆景,以翡翠、白玉、碧玉、红蓝宝石、碧玺、绿松石、青金石、红珊瑚等各色宝石为花卉、人物,色泽斑斓,富丽堂皇,皆为精品,大多由大臣进贡和帝后皇家贵族间贡献、赏赐及馈赠的礼物,因而材料高贵、做工细致、装饰富丽。同时,各种珠宝合为一体,花叶枝干可长期保持固有本色,给人以华贵富丽之感,收藏价值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