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终非善类

日期:06-17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 江南布衣

  梁鸿志出任汪伪政府监察院长时,有个福建长乐的同乡来找他谋职,梁让秘书拿了500元给他,并转告说:“秘书名额已满,请先回家等候,有缺即补。”次日那人到梁家辞行,相谈甚欢。梁鸿志送到门口,拍着他的肩膀说:“某某同年,你如果那年肯借长衫让我进考场,那么就是500元一个月,不是只此500元了!”说罢狞笑着返身离去。那人回去向朋友哭诉:“那时我亦贫穷之人,仅有一件出客的蓝布长衫,所以未能帮上他。谁料事隔数十年他还在记恨,真叫人羞杀。”原来当年梁家兄弟一起参加光绪癸卯乡试,因家中仅有的一件蓝布长衫让哥哥穿了,弟弟梁鸿志进考场就得向别人借一件,谁知屡屡碰壁,令其耿耿于怀。

  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儿时的贫困卑微及遭受的种种歧视欺辱,容易使孩子幼小的心灵扭曲变形,留下心理创伤,对其日后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张爱玲就是一个典型。她的童年记忆里除了继母的苛刻、责难外,就是生母的冷淡自私、漠不关心,“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因此长大后的张爱玲性格孤僻偏执,即便是在一起生活多年的姑妈,打碎东西照样毫不留情要她赔钱;相依为命的弟弟落魄时向其求助,即便她手里有钱仍断然拒绝。

  爱财如命,悭吝抠搜,如《人民的名义》里侯勇扮演的贪官赵德汉。他因儿时家境清贫穷怕了,巨额受贿舍不得花,平时省吃俭用,夜深人静时独自来到藏钱的地方,拿出来看一看、数一数,即觉得其乐无穷。这腔调、这神态,既可笑又可恨,既可悲又可怜。

  梁鸿志的曾祖父梁章钜一生著述甚丰,是我国楹联研究的开山鼻祖,官至两江总督;其父梁佟年是纨绔子弟,贫困早亡。家道中落,孤儿寡母无稳定的经济来源,靠借贷接济度日,受尽歧视屈辱。长大成人的梁鸿志从外表来看,面白身高,相貌堂堂,温文尔雅,常以东坡自许,吟诗填词,出席文人聚会;实则人格分裂,内心狂傲自大,心胸褊狭丑恶,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甲辰年(1904)梁鸿志赴京参加清朝最后一场会试,座师龚怀希阅卷后认为其策论见解过人,便极力推荐给主考,谁知最终却名落孙山。后来梁鸿志想办法托人找出自己的会试卷子,上面除了龚怀希的评点外,还有会试主考官汪鸣銮的批语:此卷文章至佳,但语意乖舛,恐他日终非善类云云。梁鸿志认定龚怀希有知遇之恩,每次进京必登门探视;而对汪鸣銮则怀恨在心,即便见面也不打招呼。抗战胜利后梁鸿志以判国罪伏法,面对记者的提问,龚怀希旧事重提,感慨道:“汪前辈精通易经,见微知著,能从一篇策论推断出考生的真性情,一语成谶,令人折服!吾辈肉眼凡胎,望尘莫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正如电视剧《欢乐颂》里刘涛扮演的女主角安迪所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纵观梁鸿志一生的所作所为:出任北洋政府秘书长时,乘段祺瑞倒台之际私吞巨额军饷,被政府通缉追捕;下台隐居天津时,用谎言低价购入唐代阎立本的名画《四夷朝贡图》,暗地里高价售与日本人,为世人所不齿;南京沦陷后出任汪伪政府的监察院长,沦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最终被公审枪毙,应验了汪老前辈所预言的“终非善类”。他的可悲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也是那个不幸的原生家庭给他留下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