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我置身于麦浪

日期:06-17
字号:
版面:03版:浙江潮       上一篇    下一篇

  □鲍安顺

  诗人海子,被称为“麦子诗人”。他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诗人,在他卧轨自杀多年之后,我仍然常常想到他,想到他诗歌中的村庄麦浪、麦浪里的麦香,还有麦浪里的眩晕时光,诗意歌唱,灵魂放歌。是呀,麦子真正的魅力,就是麦浪赐予的灵魂诗韵,那留给内心的亲切感、赋予乡愁的意义,让我的情感风生水起,那么真实,又是那么遥远。

  那麦子多亲近呀!吃在嘴里香,闻在鼻子里香,透过视线的金黄麦粒,似乎也是香的。我嗅着冲天香阵,看着原野上大片麦田,那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让我情思浩荡。我想,那麦子是人类的果腹之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能量,它让家园有了生命气息,生活有了幸福感,也有了繁衍生息的传承快乐。

  那年夏天,我读韩浩月写麦浪的散文后,遥思眺望,那文章中的麦浪里,农人们挥舞镰刀在马不停蹄地收割着,那是亲情的回望,也是乡情的回望。作家还写到,在他儿时的村庄,那绚烂的麦浪在童年的眸子里是一片片金灿灿的风景,美不胜收。他站在田埂上,看风景铺陈如画,麦穗儿柔柔的、灿灿的,如贵妇般丰盈地站在麦秆上,顾盼生姿。那饱满的麦穗垂到水渠里,弓成了弯弯的小桥,仪态妙不可言。麦浪之中还有蜜蜂、蝴蝶、鸟、蝉,它们也赶来凑热闹,一只只鼓动着双翼,你一言我一语,像在争相讲述着生命的轮回歌唱。

  作家付秀宏也写过麦浪,他认为麦浪是心灵栖居的地方,是灵魂的故乡。那农人盼望着闻到麦子成熟的气息,感觉着麦地的馥郁空间,就像文人盼望着有自己爱读的书,企望自己的文字,别人也一样爱读。作家还写到,走在麦浪的垄里行间,有了精、神、气,就像平凡的日子细品出感觉来,如磨石、镰刀、馍面的味儿。他还用一位诗人的诗来诠释麦浪:“朗读滚涌的麦浪/在夏天的炽热里奔跑着……镰刀割断了麦穗的血管/留下麦茬儿美丽的忧伤。”

  英国电影《风吹麦浪》,我看后仔细品味,心生许多美好的感觉。那感觉,是虚的,也是实的。那虚的,来自我内心的想象,仿佛自己就是电影中的角色,那走进麦浪时的感觉,恍然若梦,让我情感充沛、想象丰富;那实的,是那电影中铺天盖地的大麦田里,有异国情调,也有他乡情趣,甚至让我在电影的音乐声中体会到爱尔兰的风吹过原野,弥漫着特殊的意味,夹杂着从上古流传下来的悠扬风情。那电影中的音乐是爱尔兰的动听民谣,有着扑朔迷离的人文风情,听得我无限迷恋,感动至极。

  少年时,我读了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感觉内心是惆怅的,也是悠扬的。那麦田中的麦浪,那塞林格燃烧的内心渴望,把我也给点燃了。塞林格的叙述是精彩的,他把守望麦田描述成一场有意义的游戏,他是一个大人,守望着几千几万个麦子一样的小孩子。而他这个大人,就像站在悬崖边,成了一位尽忠职守的守望人,要是看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一把将他捉住,拖了回来。他还写道,那些麦穗一样的孩子们,都纷纷在狂奔,而且不知道往哪儿跑。而这时,塞林格就得从任何地方,随时出来,把他们捉住。塞林格还说,他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也整天只想着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了小说的多年之后,我还常想,他那置身麦浪的感觉,是最切身的体会,无形也有形。那感觉,洋洋洒洒,汹涌澎湃,在微风轻抚里的麦浪起伏,犹如夏夜的天空,思想者的睿智脸庞,仿佛夏风拨响了田原琴声,或呢喃细语,或暖风和畅,在蛙鸣与知了的燥热叫声中,夹杂着麦粒的香味,在我的脑海随波逐流,一波赶着一波,推向了遥远的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