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金华是外贸大市、市场大市,外贸依存度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市政协持续关注外贸发展,围绕“放大综保区政策效应,做活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发展两篇文章”等主题开展协商调研,助力破解发展堵点难点。
为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今年,市政协成立“培育外贸新动能 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课题组,赴金东、兰溪、义乌、永康等县(市、区),以及自贸区、综保区、陆港枢纽等平台深入调研,走访外贸加工、电商、物流企业等20余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扎实调研基础上,市政协围绕该主题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广聚合力,广集智慧。
“金华的优势在产业,出路在品牌。”市政协委员、好易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挺提出,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链主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协同、公共平台支撑”品牌生态体系,通过龙头带动强牌、特色产业铸牌、转型赋能创牌,不断筑牢自主品牌根基。
目前,金华已与2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市政协委员、三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健建议,持续做大中欧班列沿线市场,发挥“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构建“多元市场、多式联运、多维服务”开放格局。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师大人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刚呼吁,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引进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在金华落户联合运营中心,做好“跨境电商园区+龙头企业培育”,开拓线上多元市场。同时,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设立跨境电商学院,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市政协委员、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华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江旭晗认为,国资国企要进一步发挥平台集成、资源密集的综合优势,经营、平台、金融三线发力,形成多方互促共赢的外贸供应链新格局。
聚焦高质量打造一站式集成化涉外服务平台,市政协委员、训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邹毅强提出,依托金义综保区、华东国际联运港等平台,集成商务、发改、贸促、司法、财税、金融等服务事项,构建高效有力的平台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涉外公共服务。
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委员建议一一作出回应。
市政协主席叶卫红说,企业要强化核心优势,加大创新投入,拓展多元市场,做深做透“品牌出海”文章;部门要优化服务,精准滴灌,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政协要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共识合力,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董思婷
通讯员 陈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