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围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嘉兴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市委书记陈伟与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协商,推进相关提案办理。
为开好此次专题协商会,3月以来,市政协各课题组深入学习考察、了解实情,共开展调研42次,召开座谈会38场,形成调研报告14份,提出意见建议123条。
市政协委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冯叶成建议,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依托、人才团队贯通为核心、资源共享为基础、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充分整合科技创新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
今年4月,《关于推进浙江省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发展核医疗产业,嘉兴拥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市政协委员、海盐县政协提案委主任姜婕呼吁,紧抓机遇,加快强链补链,做强核心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强化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和突破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在对200家民营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协委员、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阮泽云提出,加速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完善政策供给,提升配套服务,树牢“政企同心”理念。
国际人才社区如何建?市政协委员、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裴颢认为,要注重实效,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社区规划布局、功能配套和政策保障,开展试点,探索运营模式。
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汪菲建议,健全机制,强化统筹,健全落实场景应用创新顶层设计,优化完善场景普惠政策和场景建设体系,加速场景项目落地。
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童建喜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分享创新发展故事。“希望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政府能进一步强化精准扶持,优化创新生态。”
针对大家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积极互动回应。
“选题抓得准、调研工作实、建言水平高。”陈伟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嘉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市政协要进一步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六干争先、团结奋斗,当好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凝聚共识的“连心桥”、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推动落实的“监督员”,为全市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市政协主席陈利众表示,要筑同心、强信心、聚民心,持续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并通过提案、调研、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及时反映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嘉兴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聚合力、添助力、增动力。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