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宏
据说,用黄金分割律来划分一年365天,小满日恰处于0.618的黄金分割点。这是一个神秘的时间节点,时光就像那将满而未满的麦粒,晶莹透亮,温润如玉,用手掐一掐,掐得出乳白的琼浆。
小满之月,被古人称为“麦月”。北宋马永卿《懒真子》中道:“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麦穗到小满,从体量上看,已半筷子长,每一头穗子里都住进了三四十粒小麦,小得盈满。拿手搓开绿壳,你就看到了“小满”的真相:那是正在走向饱满的绿莹莹、软嫩嫩,而不是展示成熟的金黄黄、硬绷绷。
然而,小满之绿,似乎就要充溢大地的角角落落,以至于世界都绿成了一方巨大的翡翠。那不是寻无影踪的水煮初春绿,而是脱去了虚幻的如玉翠碧;那绿,也不是粗壮发乌的叠翠盛夏绿,而是清新靓丽的青春绿。
它们绿到了天外,还将绿到时光的背面,它们正走在欣然悦纳、兼收并蓄、逐步成熟的途中,那些新蔓子、新枝子、新叶子,不管是从哪里赶来的,虽看上去已颇为齐整,但它们还会一口气不歇,穿越节令,走向自己的饱满之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放眼四野,此时,蔷薇将残,樱桃已红,芭蕉渐绿,稻秧尚青,桑葚红紫,榴花明艳,乳白蚕茧渐渐丰满,青色麦穗正日日丰盈。
而充盈于大天大地之间的,还是连成一片的绿。
天地相接处的雾霭,成了一片青气;层叠的绿,塞在眼前。伸出双手,你就接住了它们的吟唱。在田垄与田垄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小山与重峦之间,绿树与绿树之间,绿色流荡着、拥挤着、喧哗着。在这背景上,你又情不自禁地走近了麦田,它是小满的代言啊!你会被小满时节的麦子迷倒,它以一种诗意的辽阔与深沉之绿迎候着你,与你相对。万穗齐发,微微摇摆,麦穗举着青灰的芒刺,洋溢一种勃发的英气。那温柔的剑戟、诗意的仪仗,使整体的青绿之上,浮漾起一层灰白雾气,朦胧、玄幻,敦厚又宁静。
少年的麦粒,正在微型的青色宫殿里,默不作声地成长。眼下它们颗粒充盈,青亮如玉;淀粉量小,水分很大;看似饱满,其实半饱。
这正是小满的珠玉之境。
小满未满,但一切正在走向扎实、瓷实,万物都撇去浮躁,沉潜下来,埋头奋进。看看,前面还有无穷的上升空间,做事,需留下转圜的余地。
满,是“全”,是十分之境,巅峰所在,永远的向往,终极的追求。而小满之境,则充满哲学意味。你是好的,还有变得更好的空间;不好的,有调整弥补的机会;不好不坏,不乏变化的可能。它教会我们,对日子要充满憧憬。
所以,小满不是陶然,不是宛然,不是飘然,不是熏然,而是醇然、酣然、奋然,是青春勃发、沉潜奋斗的一段时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麦田之外:阳光已浓郁,风声已肥美;南方的白兰花、茉莉、栀子花,都开了;枇杷在黄,樱桃在红,杨梅在紫;河边的苇秆,伸出一枝嫩嫩细篙,预备将我们渡到夏天的日色里去;大人爱过和小孩正爱着的蝌蚪,隐去黑丝绸一样的尾巴,长出了四条腿,生涩涩蹦出了草丛。
油菜,已经沉坠坠了,菜荚青绿肥厚,像电影《芳华》里的女舞者,一个接一个搭在前者肩上,倾过去、倾过去、倾过去……远山深处的老斑鸠,“咕嘟嘟、咕嘟嘟”地沉吟,鸣声传出山谷,有了空旷的宇宙感,好像旷野自己在发声。
小满,风华清靡,意气风发,犹如涉世未深的青年,且以肤发的温润、关节的玲珑、眼目的澄澈、意志的凝聚、言笑的晴朗,大踏步走进光阴的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