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丽雯 本报记者 陶迈卿
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2024年,杭州余杭区GDP达3355.67亿元,总量再攀高峰,稳居全省第一,增速全市第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区政协始终以一线担当融入发展大局,履职有高度、建言有深度。
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陈凯提交提案《关于通过推动未来网络建设加快余杭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呼吁打造全国领先的未来网络产业生态,助力工业经济腾飞。
“没想到提案办理推进这么迅速。”全会结束后,该提案承办单位区经信局积极与陈凯联系沟通,并会同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未来科技城等单位高效推进办理。
“根据陈凯委员的建议,下一阶段,我们争取在打造未来网络应用场景等方面有所突破。”通过一次次协商,提案建议得到了有效落实,陈凯将办理情况评价为“A”。
“项目化管理极大提高了提案办理成效,让更多优秀建议落地落实,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政协在提案办理全过程中实行“定人定责、销号管理”,即在承办单位作出答复后,委员根据提案的办理情况按A、B、C、D四类进行评价,对A类件,按办理完成进行销号;非A类件,进行第二轮甚至第三轮办理和评价。
去年以来,一系列关于“数字游民”的提案助推良渚街道同心荟等成为数字游民的“栖息地”;关于朱庙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提案让老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及智能制造的集聚地……今年,区政协将持续以提案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高品质提案助力高质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区政协科技界别组举办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人才引进对我们传统制造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期望通过产业链协同、技术共享、资源互补实现互助共进。”……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与区科技局、经信局、人才办等部门零距离共商,共谋科技创新新蓝图。
当前,余杭正加快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布局。区政协主席沈昱提出,要积极融入AI大模型快速发展带来的科技产业革命,为余杭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3月,区政协在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瓶窑分中心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创新与产业影响”为主题,举办首场“西吾·委员直播间”。4月,区政协举办“‘人工智能+科学’,培育未来产业”研讨会,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开展头脑风暴,共话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区政协围绕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深调研精协商,提出的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采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