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媛媛 通讯员 颜利飞
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产业创新,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3.2%的GDP总量……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勇担高新使命,建设创新滨江”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政协发挥特色优势,全方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凝聚智慧力量。
聚力新质生产力
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装备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开展“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近年来,区政协聚焦新领域新业态,紧扣数据要素市场化等改革热点深入调研,紧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开展民主监督,紧贴“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等开展专题视察。广大政协委员聚焦大力发展物联网、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国货潮品生态圈等,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多方面多维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助推创新滨江建设。
2022年,区政协成立课题组,围绕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装备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深入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专题调研。“请你来协商”活动中,海康威视、国自机器人、远传信息技术、景业智能科技、华睿科技、宇树科技等企业集聚一堂,共同为高质量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凝心聚智,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建议,得到区政府积极回应和采纳。
2023年,区政协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深入调研,形成了17份协商发言和调研材料。委员们在协商会上提出的“建立便于供需双方快速寻找资源的一站式匹配平台”等建议,转化为相关提案、大会发言,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体现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发展策源地和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方案(2023年~2026年)》等政策文件中。目前,全区产学研平台与企业累计共建58家联合实验室,在区块链数据、低空经济、毫米波等众多前沿技术上取得新成果,进行应用并量产。
聚智创新生态环境
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近日,区政协经科委、经济和农林界、科技科协界联合举办人工智能主题沙龙,探讨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智能体应用的创新实践。
这是区政协通过各类平台载体,聚焦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打造创新生态环境的其中一幕。
广脉科技是杭州首家、北交所首批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负责人赵国民是无党派人士界召集人。去年6月,他牵头举办“通往上市之路——企业北交所上市有关政策解读及经验分享”活动,干货满满的交流受到与会企业的纷纷点赞。这是无党派人士界连续第二年通过“界别活动月”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送上政策辅导。
打造青春议事厅、开设青春议事会、搭建议事人才库……区政协不断延伸拓展履职新平台,聚焦物联网、互联网等产业社区功能定位,将协商驿站、委员工作室建在产业园区,并通过专委会指导,开展党建联建,以一场场青春共富市集、一次次人才服务活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聚识“‘青’爱的城”
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青年是创新重要生力军。
厚植青年成长沃土,促进青年与滨江“双向奔赴”,一直是区政协的履职重点。
2024年,区政协将《青春滨江更友好 滨江青年更有为——助力“青”爱的城建设》列为重点课题,通过走访座谈、专题协商等形式,深入了解青年心声,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建设更有青年视角的融合空间、更具青年粘性的服务平台、更适青年婚育的社交空间;建立青年发展水平监测与评价体系,动态化了解青年发展情况和需求……会后,区政协梳理委员们的“金点子”,上报区委区政府,得到重视与采纳,融入滨江区3月发布的“青年发展二十条”中。
区政协主席张玮表示,将持续发挥优势,深入走访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梦想在新时代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