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远洋渔业是舟山的民生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船队规模和捕捞产值居全国前列,其中鱿鱼捕捞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被誉为“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今年一季度,舟山远洋渔业迎来开门红,远洋水产品进关量为19.8万吨,同比增长44%,鱿鱼进关量15.3万吨,同比增长62%。
为助力远洋渔业进一步发展,近日,舟山市政协开展“千岛议家”民情沙龙活动,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家库成员及远洋渔业企业代表等实地调研舟山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惠群码头,并深入协商,积极建言。
舟山国际远洋渔业基地是全省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集中连片冷链物流基地。市政协委员、基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勤业希望委员和专家“议”到实处、“议”出实策,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普陀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认为,“浙普远98号”在东南太平洋航行十余年来,救助保障了近万名远洋渔船船员生命安全,应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其他公海渔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部署专用医疗船或浮动医院,加快建立区域性的海上救助体系,提升远洋船员突发疾病救治、慢性病管理的应对能力。
“全科医生队伍不稳定,是当前远洋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普陀远洋渔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生财建议,从沿海地区医院统筹选拔全科医生及急诊科骨干开展定期轮岗,在薪酬待遇、晋升渠道上加大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积极性,同时,加大智能诊疗体系研发力度,加快AI诊断、远程诊疗等推广应用。
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家库成员、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建友非常关注远洋渔业梯队人才断层现象,“高级职务船员的短缺可能诱发行业恶性竞争,应从顶层设计入手,联合政校企系统化打造远洋渔业人才梯队,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定向委培等方式加大人才储备。”
市海洋与渔业局远洋渔业处负责人回应委员建议。
会后,市政协将针对主要问题开展再调研、再论证、再研讨,并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为舟山“一条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通讯员 赵梦露 本报记者 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