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念珠
波密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辖县,坐落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的怀抱之中。从波密县城徒步大概3个小时至卓龙沟原始森林,便来到了罕见的“树葬森林”。
在当地,年纪不满1周岁的孩童夭折后,按照民族习俗,要用盐巴和酥油将其手、眼、嘴封住,放在一个容器中,倾斜着挂在特定区域内的树杈上,称为“树葬”。树葬呈现的方式,堪称极简。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容器,有的是木箱子,有的是竹筐,有的是塑料盒子,有的是铁桶,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个蛇皮袋。一些树上还残留着孩子们的玩具,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对于家境一般的家庭,父母可能会选择用布将孩子的遗体包裹起来;而条件稍好的家庭,则会为孩子定制一个小棺材,并请喇嘛选定吉时,随后将孩子送入这片森林,选择一棵枝叶扶疏的大树,让他在此永远安息。不管容器是讲究的,还是带点随意的,父母跋山涉水将孩子安放在这片森林中,背后的爱意都是一样厚重。
当地人之所以选择让夭折的孩子进行树葬,是因为不满1岁的婴儿还没有在这个世上做过任何罪恶的事,他们是最干净的。将最干净的孩子安置在最干净的森林,父母正是想通过树葬的方式,让孩子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而树葬的倾斜状态,象征着孩子死后仍然被母亲抱着,在母亲的怀抱中随着大树的生长而茁壮成长,生命以此得以延续和升华。
曾有人好奇询问:有谁敢独自踏足这片神秘之地,他会感到一丝恐惧吗?一位自驾游的博主这样形容她行走在树葬森林里的感受:森林的幽深与溪水的潺潺相映成趣,枝繁叶茂的大树如同温暖有力的臂膀,将各种容器紧紧抱住。这里特别安静,全是大自然的声音,一片落叶飘落下来,一滴雨滴下来,一阵风刮过来,一只小动物窜出来,全都听得一清二楚。行走在这片森林中,我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敬畏和尊重,却没有害怕。大树仿佛替代了父母,不停歇地付出着爱与思念,哪怕孩子已经走远。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的庄严和宁静。
据统计,树葬森林里静静躺卧着200余具婴儿的尸体。那些被绳子绑在大树上的容器,有的年代已久褪色风化,摇摇欲坠。这不禁让人泛起一个疑问:这些容器如果掉下来了怎么办?你只要认真在森林里走上一圈,便能一下子找到答案:顺其自然。是的,风化、腐烂,融于泥土、归于自然,便是最终的结果。送孩子进这片森林时,父母恐怕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某一天,这个容器有可能离开这棵大树。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生命的流程: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却不幸夭折,之后进行树葬,最后掉落在地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曾有人问过一个藏族小伙:“你怎样看待天葬?”他的回答很简单:“生于自然,回归自然,不浪费就好。”当你亲眼看到卓龙沟的树葬森林,你就会明白,他的话有多豁达多通透。从一出生,我们的生命重量便在不断加重,一辈子都在学习怎么自强、自尊、自爱,学习如何好好生活,学习怎样珍惜生命,却没有一堂课,教我们怎样去释怀,怎样给生命减重,怎样去面对生命终会到达的终点。行走在树葬森林里,你可能在无声无息中就能领悟到这一点:自重与自轻,都是人生的必修课——重重拿起,珍惜拥有;轻轻放下,潇洒告别。不浪费,不辜负,不留遗憾,便是能够直面生命终点的一剂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