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日前,常山县政协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民政局、团县委等开展“展示志愿风采,助力治理护航”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县11个志愿服务组织同台比拼,分享心路历程、亮出工作成效、彰显为民温度,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此次大赛旨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常山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持续擦亮常山“志愿之城”金字招牌。经过前期报名、项目初筛,共有11个项目入围决赛,涵盖关爱助困、社会治理、助老助残、卫生健康、文化文艺等领域。
“我们提供了人均约35课时的公益篮球课程,帮助孩子们通过篮球运动感受快乐,培养团结拼搏品质。”县政协委员、县篮球协会会长詹敏介绍,县篮球协会扎实推进“篮球暖心 活力童行”项目,常态化开展寒暑假困境儿童篮球训练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县阳光眼健康服务中心致力于守护“一老一小”眼健康,通过流动诊疗车将诊疗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我们不仅检查视力,还为孩子们建立视力健康档案,为白内障老年人提供免费手术服务。”志愿者朱梦欣介绍,2023年以来,团队已完成第一轮全县学生视力筛查,帮助45名困难老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悠悠唱腔,款款情深。县戏剧文化爱好者协会开展的“浙里有戏 关爱相随”项目,以越剧、婺剧的经典选段巡演为载体,每年组织活动100余场次,让群众在熟悉的乡音中感受文化魅力。协会还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在社区定期举办戏剧教学公益课程,受益老年人达4000多人次。志愿者徐艺凡表示,今后将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戏剧创作,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曾经帮扶的孩子,如今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大家一起坚守,静待花开……”县政协委员、县春泥公益协会会长林晓剑动情地说,“静待花开”项目聚焦困境儿童成长,积极募集助学资金,组织开展实地走访、暑期支教、“微心愿”等服务活动,用行动诠释“春泥护花”的初心。
……
一个个鲜活案例、一组组暖心数据,生动展现了常山广大志愿者“脚沾泥土、心怀温情”的服务成效。大赛共评出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
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优势,团结凝聚各界力量,积极助力构建志愿服务学习交流平台,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更多贡献。
通讯员 汪菁萱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