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
在收藏界,漆器收藏并不算是一个热门领域,而且入门很难,漆器留存下来的少,精品更是一件难求。上次看展,我有幸欣赏到了一件明万历剔红螭龙牡丹纹僧帽壶,着实令人震撼。
剔红是漆器工艺中一种极为精湛的雕漆技法。它需要在器胎上用朱漆层层髹涂,少则数十层,多则上百层,每涂一层待干后再继续涂,直至形成厚厚的漆层,然后在这厚实的漆层上进行雕镂。因其最终呈现的主要颜色为红色,故称为剔红,我国在唐代已出现雕漆,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剔红作品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是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它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最初是藏族佛教用器演化而来,多由金属制作。到了明清两代,僧帽壶瓷器继续烧造,出现了青花、红釉、白釉等多种品种。明永乐、宣德年间,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景德镇御器厂烧制了大量僧帽壶,其中永乐甜白釉僧帽壶闻名天下,这种器型也算是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了。在此之后僧帽壶也出现了别的材质,漆器僧帽壶便是此时诞生的,只不过瓷器仍是主流,漆器一般家庭还是用不起的,因此这件僧帽壶更显珍贵。
螭龙又称蟠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小龙,代表着尊贵和吉祥。螭龙在古代还常被视为皇权的象征,它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器物纹饰上,彰显着高贵与权威。牡丹则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花中之王”,其华丽的姿态和丰富的色彩,代表着繁荣昌盛、幸福美满。两个吉祥的意象结合,更是赋予了这件僧帽壶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这件明万历剔红螭龙牡丹纹僧帽壶漆色鲜红纯正,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尽显剔红工艺之精湛。矫健的螭龙衔着灵芝在云中盘旋,翻腾跃动。牡丹花俯仰转和,韵律雅致,娇美欲滴,异常和谐。壶腹一侧设长弯流,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连接,更加美观实用。
这件僧帽壶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传承的重要见证,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