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格调秀劲清雅 布局疏朗有致

日期:04-22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竹刻《二乔并读图》笔筒

  □徐华铛

  竹刻《二乔并读图》笔筒,是清代初期竹刻大家吴子璠的传世精品。笔筒高15.4厘米,直径7.5厘米,包浆丰腴,色如琥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笔筒的主题画面刻画了三国时期东吴名士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大乔与小乔赏读曹植名篇《铜雀台赋》的情景。大乔、小乔系东吴名媛,丰肌美姿,学识过人。作者采用高浮雕技法,将这两位名媛表现得形神兼备。你看,头上的发髻丝理精巧,瓜子脸上的细眉入鬓,凤眼明媚,樱舌灵动,体形刻画细腻,衣褶流畅自如。姐妹两人坐在炕几上,共同翻阅着《铜雀台赋》书卷,正在讨论中。房间内陈设雅致,花篮内的秋菊吐露芬芳,镂刻精致,衬托了二乔的傲霜精神。笔筒的另一面镂刻阳文,是一首七绝诗:“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讲述了乔家姐妹对《铜雀台赋》的赞誉,诗后有吴子璠落款。所刻诗文,笔力雄健,刀工精绝。整个笔筒的竹丝肌理与精雕细刻的画面、文字,对比明显又融为一体,格调秀劲清雅,布局疏朗有致。

  吴子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活跃于康熙年间,是清代的竹刻高手。吴之璠的生卒年已无法查考,从他有纪年款的作品推算,大约生于清代初期,卒于清康熙晚期。他擅长圆雕和浮雕,尤以“薄地阳文”最为工绝,善于运用景物之间的遮掩压叠,分出远近,体现层次,故能在有限的浅浮雕高度上,显示出透视的深度。今传世作品较多,著名的有 “滚马图笔筒”“二乔并读图笔筒”“牧牛图笔筒”“老子骑牛图笔筒”“弥勒佛笔筒”和“刘海戏蟾图笔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