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
《哪吒2》大获成功,惊艳世界,屡破票房纪录。导演饺子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没有捷径,只有死磕。”他又补充说:“以往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所谓死磕,以我管见,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要“磨”,诚如饺子所言,“好东西只能慢慢磨”,即精雕细刻、反复打磨、细心修改,精益求精。好的艺术作品都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耐心打磨,方可大放异彩。铸剑师“十年磨一剑”,才能有锐不可当的莫邪、干将;戏剧家“十年磨一戏”,才会有久演不衰的《茶馆》《雷雨》。左思写《三都赋》,“磨”了10年,修改无数,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结果是“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磨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哪吒2》也是如此,电影中有很多壮阔奇异的场面,有的镜头制作甚至贯穿整个周期,如饺子所言:“三年多一直在做一个镜头,最后拿出来的不一定是我们最理想的结果,但已经是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
二是要“熬”,任何艺术创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要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出精品佳作。无论谁在艺术创作上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走捷径,搞瓜菜代,都只能出次品、赝品、废品,出世快湮没更快。倚马可待的快手不是没有,一是少得可怜,二是其质量也多经不起推敲,速成的东西,都很难成精品。真正好的东西,还是要靠时间去慢慢“熬”,靠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常年努力。有人觉得“熬”起来很痛苦,所以就有“备受煎熬”“苦熬岁月”这样凄凄惨惨戚戚的词。没有希望、没有奔头的“熬”,确实很痛苦,度日如年。但一个人如果痴迷于事业,钟情于工作,关注于目标,他就会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就会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很享受熬的过程。于是,就会在熬中成熟,在熬中蜕变,在熬中升华,在熬中建功立业,收获硕果。
死磕还有“悟”的意思。艺术创作中的死磕,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消耗时光;也不是一味地硬拼、死打,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磕”中有“悟”,“磕”中有进。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历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被贬谪,几经磨难,世态炎凉让他满腔郁闷,生活困顿让他备受煎熬。这时,他来到赤壁古战场凭今吊古,看大江东去,“遥想公瑾当年”,喜怒哀乐顿时忘怀,浩然之气充沛于胸,不由豁然开朗,参透人生真谛。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喷薄而出,前后《赤壁赋》惊艳问世,他一生最好的作品就在流放地湖北黄州“悟”出来了。
死磕,说到底就是坚持不懈,矢志不渝,铁杵磨针,滴水石穿,诚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别人放手,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他仍然前冲;每次跌倒,立刻站起来——这种人一定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