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荻
白桐花开放的时节,我去山谷里看大花无柱兰。它一般在清明节前绽放,花期约一周到十天。
我走进山谷,两面的山坡上,此时唱主角的山花,除了白晃晃的桐花,还有紫藤和白花檵木。紫藤不愿俯伏,而欲出人头地,攀到竹梢或松枝上,垂下紫色花穗,随风摇荡,所以十分醒目。白花檵木是灌木,四个绿白色花瓣呈带状,长1~2厘米,花朵簇生,远望山色被渲染得一片淡绿。
在那户泥瓦房人家对面的崖壁上,常年滴着的山泉,滋养了青苔、蕨类和伏地卷柏,大花无柱兰就与它们伴生。我前后逡巡良久,却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心中失落。
泥瓦房孤零零的,只住着一个姓徐的大妈,厚嘴唇,正坐在门口择马兰头。这个地方原先是四兄弟所住,后来只剩下她和老伴,现在只有她一人。
“你有没有看见过这崖上的花?紫红的,一棵只有一朵。”我问。
“以前见过,这几年没有看到了。”
“很多年没见到了?”
“好几年了。”
大花无柱兰属兰科无柱兰属,多年生小草本,典型的岩生植物,尤其多见于丹霞地貌中,为中国特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底下有一粒豆子般大小的卵球形肉质块茎,地上只有一片叶子,叶片呈浅灰绿色,形态卷曲如漏斗——便于贮存滴水,开花时的高度不到10厘米,通常只开一朵花,偶尔也会开出两朵花,只有那些拥有比较粗大块茎的植株才会开花。
大花无柱兰是无柱兰属植物中花朵最大的种类,由此得名。与其小巧的叶片相比,它的花朵的确显得硕大无朋,主要是其呈扇形的唇瓣特别大,唇瓣再作3裂,其侧裂片要比中裂片大一些,唇瓣基部有几个醒目的紫色指示斑,用来引导昆虫帮其传粉。其蕊柱极短,故有“无柱兰”的名称,在最新的植物分类系统中已被命名为“时珍兰”。
大花无柱兰栖身的崖壁一般非常险峻,且环境湿润。在碧绿苔藓的衬托下,粉红的花朵格外清丽。有人喻之为舞蹈的小仙女或张手求抱的小女孩,它与蝴蝶兰比较相似。
我用手拨弄着厚厚的苔藓,忽然发现有两棵纤小的无柱兰植株,像一对姐妹并立着,漏斗状的叶子中间长出一根细茎,顶部开一粉白的小花。它太微小了,不细细瞩望都不能得见。我揭开青苔,看见了一粒茎块,它其实并不长在崖缝里,而是附着在苔藓上的。
随后我看见了更多,估计有一二十株,有的茕茕独立,有的成片生发,有的举着小花,有的才萌出两片叶子。在一方岩石凹处,斜着长出茂密的一丛。但这些并不是我以前看到的无柱兰,它的植株有的才五六厘米,而我印象中的,高达20厘米。我看到的,难道只是以前的孑遗?那些大花被人挖走了吗?或许这就是大花无柱兰喜欢远离人间烟火的原因。
在这片山谷里,我一共发现两个地点生长着大花无柱兰,另一处是谷口上游的江岸陡崖。几年前看到,那里的兰花更加丰茂,分布长度达十余米,紫盈盈的花朵非常热闹。
它们还在吗?我是否也去探望一下?转念一想,算了,我就当作它们存在着。
也使我每年清明有所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