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鞭扑之恩

日期:04-19
字号:
版面:04版: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乔兆军

  儿时顽劣,没少挨父亲的鞭打。记得有一次挨打,是受小伙伴的怂恿,逃学去水塘里游泳。我开始在浅水里学“狗刨”,一不小心就滑进了深水区。不识水性的我一下子呛了好几口水,正晕头转向时,被路过的村民救了上来。闻讯赶来的父亲一把拉过我看了看,然后一手提溜着我的衣裤,顺手撅一根刺条子,我走一步他就抽一下,走一步抽一下,边抽边嚷:“我叫你不听话,我叫你不听话!”

  还有一次是放暑假,父亲让我放养家里的一头大犍牛。有一次玩得忘了时间,天晚了,才发现牛没吃饱,为了回家不挨父亲的责骂,我偷偷将牛赶到生产队的苜蓿地里,好让牛快点儿吃饱。结果,牛吃多了苜蓿,肚子胀气,出现了呼吸急促,眼膜充血等症状。我吓得要死,父亲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照实说牛偷吃了生产队的苜蓿。父亲急忙请来村里的牛兽医,牛兽医用生石灰泡水,给牛灌服,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牛抢救过来。

  后来,父亲赔偿了生产队的损失,还将我打了一顿。父亲说:“牛没吃饱是小事,大不了晚上再给它加点草料。打你是要让你长记性,人心要正,不可存害人之心,不能有损公利己之念。”

  父亲也打弟弟,但弟弟每次挨打都表现得很硬气,任凭父亲怎么打骂,就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其实弟弟这招很高明,正常情况下,在挨了一下后,父亲会先责骂一番:知道错了吗?长不长记性?在责骂之后若气还没消,顶多再抽两下,也就罢手了。我也曾想学弟弟那样,但总是不争气,一挨打就开始嚎叫,还配合着夸张的躲闪,往往会引得父亲更加恼火,一边打还一边骂:你个软骨头……

  父亲打我喜欢用鞭子,那鞭子是他犁地时调教小牛用的,麻绳缠就,带着细长的鞭梢。他打我时先将鞭子凌空一抖,然后“啪”的一声甩在地上,溅起一丝细尘,吓得我胆战心惊。那鞭子抽在身上火烧火燎的痛,领教了厉害,只要看到父亲拿出鞭子,我就知道情况不妙,赶紧往外跑。于是,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父亲高举着鞭子,气喘吁吁地追着我满村子跑。

  前些年读阎连科的散文《我与父辈》,作者写小时候偷父亲的钱被打后,“父亲不看我,把头扭到一边,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一个“扭”字,写尽了父亲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我就小时候挨打的事问过母亲,母亲说:“父子连心,哪有不心痛的?你爹每次打你后,晚上等你睡熟了,都要起床看你好几次呢。”

  汉刘向《说苑·建本》有则“伯俞泣杖”的故事,说的是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而如今,我已为人父,父亲亦年迈苍苍,那根抽打我的鞭子已不知丢失在哪里。在我看来,父亲当时的教育可能简单粗暴了些,但有时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人生道路上,若时时有父亲鞭扑警醒,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