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实现“文化出彩”“旅游出圈”双赢

日期:04-19
字号:
版面:03版:议政       上一篇    下一篇

  □新昌县政协

  当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昌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跃升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然而,文化资源开发亮点匮乏、文旅产品创新不足、旅游产品季节性明显且同质化严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精准把握“以文塑旅”的文化精髓,精心构建“以旅彰文”的旅游平台,实现“文化出彩”与“旅游出圈”共赢。

  挖掘文化精髓,以文塑旅,推动“文化出彩”

  “文化出彩”是“旅游出圈”的基础和灵魂,关键在于深度挖掘、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深挖整合文脉精髓。组建专业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口述史记录等,系统梳理新昌历史文脉,深入挖掘文化意蕴与历史变迁。利用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现代科技,全面盘点与记录古建筑、古遗址、石刻造像等文化遗产,建立文物全息档案,探索数字化利用新模式。加大对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地方戏曲等非遗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力度,科学分类与评估,确保重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AI等前沿科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构建VR、AR数字化展示平台,打造数字博物馆,提供线上展览、虚拟游览、互动问答等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新昌文化魅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与需求,为文旅产品的开发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借助AI技术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如智能导览、语音讲解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产业竞争力。

  孵化特色文化IP。深入挖掘新昌文化元素,提炼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标识符号,结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围绕大佛寺禅意文化、天姥山自然奇绝等景观,结合名士风骨、佛教智慧、唐诗雅韵等文化元素,创作富有创意的文化IP。围绕IP开发文创产品,涵盖旅游纪念品、日常用品、文化艺术品、小吃美食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文创产业链。加强与文创企业、旅游企业、影视制作公司等合作,共同开发文化IP和文创产品的商业价值,创作以“唐诗之路”“天姥山”等为题材的系列文艺作品,设计有品位的街头演艺项目,拓宽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创新旅游产品,以旅彰文,实现“旅游出圈”

  “旅游出圈”是“文化出彩”的载体,需致力于文创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创新突破,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充分融合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优势,以大佛寺、十九峰、天姥山三大核心景区为引擎,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爆款产品。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旅游网络,串联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与乡村旅游,形成“核心景区+特色线路+乡村旅游”的立体旅游格局。利用四季分明的优势,开发季节性旅游产品: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休闲、秋季赏秋观叶、冬季观雪拍凇;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推出摄影、亲子、探险、养生等专属旅游产品;结合名士文化、佛教文化开发文化探秘游;利用现代科技推出低空观光、虚拟现实等科技旅游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升新昌旅游品牌影响力。

  提升体验式旅游产品互动。将唐诗文化、佛教文化等独特符号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互动体验。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区,重现历史场景和名人故事。如在天姥山设计李白主题的VR漫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与诗人共游山水;在大佛寺利用AR技术让游客了解宗教文化和历史传说。开发新昌“文化寻宝”“手工艺体验工坊”等多样化互动游戏和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游客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结合自然景观设计实景演出和互动剧场,融入历史故事和文化元素,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推动创新型旅游业态升级。培育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业态,深入探索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新路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实时在线预订系统、虚拟导览服务等,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让每一次出发都更值得期待。培育首店经济、夜市经济、商圈经济,强化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多元化旅游消费生态系统。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不断提升民宿品质与服务水准,吸引游客过夜消费,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将短暂的“游客流量”转化为持久的“消费增量”。

  强化品牌宣传,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双向奔赴

  强化品牌塑造,深耕数字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实施精准营销。锁定抖音、小红书等年轻用户占比高的平台,借助网络红人及文旅博主的独特视角与广泛影响,推介新昌自然美景、地道美食与传统文化,全方位展现新昌魅力。在互动平台要强化导游专业推广,发布高质量旅游资讯、游玩攻略、美食推荐等,让旅游不费心、不迷路。要持续创作多主题优质文章和短视频,举办“新昌文旅短视频大赛”“微短剧创作赛”等线上线下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抽奖、打卡、集章等趣味互动,增强游客参与感与分享欲。携手知名旅游机构,通过联合推广、品牌联动等方式,提升新昌文旅影响力,实现品牌的有效推广与强化塑造。

  拓宽市场渠道,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及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交流合作,构建旅游合作联盟,持续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强化天姥山文化内涵与旅游价值融合,开发全链条诗路游线和产品,促进诗路沿线城市资源共享、市场互动。引进国内知名品牌和团队参与新昌文旅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出优惠套餐、联名产品等,吸引更多游客。

  重构营销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游客需求与偏好,根据浏览历史和兴趣偏好推送相关旅游产品和活动信息,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整合营销资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创新市场营销策略,推出主题营销活动、特色旅游套餐等,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吸引力。注重游客反馈与体验评价,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