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让青年夜校“走红”“走远”

日期:04-19
字号:
版面: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书法插花、读书分享、瑜伽健身、摄影美妆……眼下,“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青年夜校如何“走红”“走远”?去年以来,湖州市政协持续深调研、献良策。

  去年11月,市政协主席李上葵带队赴安吉,专题调研青年夜校工作。

  今年2月,市政协召开双月座谈协商动员培训暨知情明政会,深入了解青年夜校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青年学员的真实需求。

  3月,市政协制定出台系统助力青年夜校建设工作方案,将助力青年夜校建设纳入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

  近日,市政协围绕“推动青年夜校从走红到走远”召开双月协商会,为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青年夜校献计献策,助力湖州全域打造“青创新城”。     

  吴兴一门新开的课程“AI让工作更高效”,吸引了80多名学员参加。对此,市政协委员、湖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水环境监测科科长张海燕认为,要借鉴吴兴经验,强化青年夜校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服务支撑作用,为需求集中、专业性强的青年群体量身定制相关课程。

  市政协委员、童星幼儿园园长吴小丹调研发现,对照建设“青创新城”的要求,当前青年夜校还存在场地资源供给不足、课程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盘活闲置公共资源,丰富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好青年夜校师资团队库。

  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党委专职副书记马骁提出,通过设立“新职业夜校驿站”、实施“治理导师双聘制”、推行“夜校学时积分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青年夜校覆盖面。

  在安吉,青年夜校的“乡村振兴实战课”让新农人大大获益。共青团安吉县委副书记赵小茜认为,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增设乡村振兴、生态经济等本土特色课程。

  “截至目前,道场乡成校已开设班级25个,为894名学员提供了500课时培训……”道场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徐国平分享了近两年来青年夜校建设的成果,“下一步,要加强政策指引、强化资源统筹、深化产教融合,确保青年夜校规范化、长效化运营。”

  星满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蔺阳提出,可将夜校课堂搬进青年常去的咖啡馆、陶艺馆、健身房等场所,形成“夜校引流-商业激活-文化沉淀”的良性循环。

  “调查研究深、问题提得准、资政建言实!”市委副书记、社工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吴智勇表示,要聚焦中心大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发展所需,持续点燃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效办学,打造特色品牌,汇聚各方合力,进一步展现夜校所为、发挥夜校所能、彰显夜校所长、服务夜校所需。

  市政协副主席罗安生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助力青年夜校建设。市政协将持续群策群力、实干争先,助力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青年夜校,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包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