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我是一名快递员,建议设立‘小哥日’,让全社会更加重视、理解这个群体。”
“我是从业10年的外卖骑手,最关心平台配送机制可否更加合理,进入小区能否更顺畅……”
近日,宁波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暨委员月谈会上,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到现场,和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同商共议。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就业形态群体具有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劳动关系松散等特点,做好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我为网约车司机发声!”市政协委员袁涌泉会前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座谈,他认为,加强网约车规范管理,保障司乘的正当权益,立法要跟上,动态监测网约车数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大力净化网约车市场。
海曙区政协主席张宁辉呼吁,构建管理、服务和组织“三维”权益保障体系,推动新就业群体加快融入城市治理,从城市“管理变量”转变成为“治理增量”,加快实现“一群人”与“一座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双向奔赴。
市政协委员冯国铭建言,平台监管应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尤其要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搭建智慧平台提升数字监管能力。
市政协委员陈勇提出,发挥宁波在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中积累的先行先试经验,挖潜和创新并举,构建全过程保障和维权机制。
大家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形成协同治理的监管合力;加强权益维护,创建“行政监管+工会监督+检察监督”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尊荣感与成就感……
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专家李文静通过视频,分析短板,并对下一步工作建言。市人力社保局通报相关情况,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委员恳谈交流,积极回应,合力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周霜
通讯员 滕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