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饭菜质量如何保障?”“送餐时能否给老人提供一些温情服务?”……为了让老年人“吃好饭”,日前,浦江县政协围绕“幸福养老·情暖夕阳”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守护老年人幸福“食”光。
近年来,仙华街道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针对老年群体买菜难、做菜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家门口”就餐服务模式,让老人吃上“暖心饭”“安心饭”。
会前,委员们走进仙华街道河山村、项宅社区,与老人们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协商会上,委员们围绕老年助餐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交流,提出“金点子”。
县政协委员张树安建议,丰富助餐服务的供给主体,不断提升助餐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质餐饮企业加入,打造助餐服务品牌。
“要摸清困难、留守、空巢老人数量和用餐意愿,把服务送到真正需要的群众手上。”县政协委员楼玉璋说,要兼顾老年人个性化诉求,开发多样化配餐服务模式。
县政协委员郑晓龙提出,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用餐偏好和需求,丰富菜品种类、保障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
县政协委员释达胜建议,引导企业与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县政协委员盛红松认为,要鼓励老年助餐与外卖平台合作,将骑手纳入社区助老服务体系,解决送餐难题;驱动数字化社区公益体系建设,给予空巢老人更多关爱。
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老年助餐服务兼具公益性和市场化属性,要科学定位,坚持因地制宜,推动运营可持续。下一步,将按照“财政补一点、集体拿一点、慈善捐一点、自己出一点”的模式,引导运营主体利用现有物流网络,通过集中配送、定点取餐、与互联网平台联合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助餐服务。
仙华街道办事处、村(社)等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到下一步工作中,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多样化服务。
县政协将持续关注老年助餐服务推进情况,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还将围绕“全县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开展集中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报记者 董思婷 通讯员 海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