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春天里的对视

日期:04-12
字号:
版面:03版: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胡文静

  春回草绿,两岸延绵的群山又覆上了柔嫩葱翠的外衣,饱经岁月的身躯散发出清新、充沛的气息,山际线明朗又朦胧,在初春的江南孕育着长风、时雨、花香、鸟鸣。

  眺望春山,感受着生机和跃动,不过我眼里看到的山还是山,有的人却不这样。他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像我们一样凝视青山,感慨着山的潇洒明丽、动人心魄,他也很享受山对他的凝视,知道山读懂了他内心的多姿与丰富。这千古名句的作者便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会高兴起来,感动着那种活泼泼的生命意趣。古今词人中,像辛弃疾这样把青山拟人化得神乎其神的应该并不多。

  在辛弃疾与青山的对视中,他一定想起了他的好友。在这首词中,他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辛弃疾时年62岁,与他甚是投缘并相知相亲的陈亮已去世多年,与他一样胸怀爱国情的朱熹也已离世。可以与之高歌纵酒极论世事的人都已不在,幸好,还有青山在。与那些俗气的人聊天不仅无趣还忍不住要洗耳,不如与青山对坐来得超脱、松弛。“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沉着冷静的群山像奔腾的骏马,纷纷向高人打招呼,这就像老友重逢,热忱而又亲切。“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辛弃疾已然把军人的英雄情怀刻在了骨子里,将灵山的重峦叠嶂想象成战马万匹,有的马儿向西飞驰,有的马儿向东奔腾,有的正扭胯高抬前蹄,这壮观场景极富视觉冲击力,似乎能看见听见万马引颈甩鬃、昂首嘶鸣。辛弃疾怀揣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不惜捐躯战场,只是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理想。既然不能驰骋战场,那就在山水中过我的快意人生吧。山是马群,树是战士,“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辛弃疾就像将帅一样天天来检阅这英姿挺拔的士兵队列。这独特神奇的意象最切合他的英雄情怀。

  英雄总是有种精神上的洁癖,不屑于降低身段迎合庙堂。辛弃疾远离权力中心,独自行游,独自与自然对话,与山水交流。在他心中,青山屹立世间,傲然独立、高洁自赏的气质是他自身精神气度的投射。“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青山是稼轩的知己,也是化身。他像青山一样俯仰天地,站在高处思考着人生和自然。“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青山有情有义,稼轩有义有情,两处相见恨晚如见知音。

  不仅仅是青山,稼轩对大自然的热爱已经完全融入身体和心灵。“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哪怕是一块石壁、几只轻鸥、数杆松竹,都能被他写得趣味盎然、自然活脱。所以,稼轩又并不孤独,自然中的生物都在他的朋友圈内,他但凡一动念,便有无数志同道合者来陪他谈天说笑,何其快哉!在他笔下,山水不再是一个寻幽访胜的客体,而是他生命对话中的挚友、知音、同道,一切都融入在千山沉寂中,却又不绝回响穿越千年。

  去年春末,友人专程去江西铅山祭拜辛弃疾,录制并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友人在词人的墓前深情吟诵: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在他身后是古朴的墓碑掩映在深深翠谷中,远处是延绵的青山,群峰青绿、巍峨肃穆。八百年斗转星移,无数个季节更替,辛弃疾必定早已与这巍巍青山融为一体,以雨露流霞为觞,以星斗明月为印,说剑论诗,凝视今古。第一次,我感觉自己看山时不再只是看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