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民进嘉兴市委会副主委、平湖市副市长 宋怡玲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不足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外贸业务管理主要在海关、外管、税务、商务等部门,内贸业务管理涉及商务、发改、市场监管、税务、卫健、公安、交通运输等多部门。管理体制机制的差异,内外贸领域政策支持的差异,部分产品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客观制约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内外贸切换的专业服务机构相对缺乏,特别是商务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信用评级等机构,服务支撑不足。
企业能力有待提升。省内“三同”(同线同标同质)在线平台未对其他部门开放,宣传力度不够,产品入驻率不高。
建议
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内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梳理各政府部门管理职责,实施“最多跑一次”内外贸一体化专项行动,加快融合管理业务,形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合力。二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政策。由商务厅统筹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内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覆盖面。三是衔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标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港)、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作用,在货物、服务、资本、技术流动等方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国内外标准宣传,推动我省特色优势领域标准和资质认证走出去,精心打造标准品牌。
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调解机构,针对电商平台、展会、专业市场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构建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避免国内企业产品出口受到知识产权纠纷困扰,有效推动权利人合法权益在海外依法得到保护。二是健全市场化信用制度。完善失信约束机制,切实保护信用主体权益,构建规范化、法治化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信用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动相关部门、企业等信息共享和服务创新。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探索推广使用国内信用证、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三是引育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招引集外贸基础服务、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海外拓展、物流服务和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内外贸专业服务机构。鼓励品牌建设、市场咨询、法律服务、营销推广等各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服务机构良性发展,赋能企业发展。
提升发展能力。一是增强“三同”达标能力。以“浙江质量在线”为基础,大力宣传“三同”在线平台服务功能。在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电商平台销售“三同”产品,搭建线上线下“三同”产品专区。将“三同”适用范围从食品、农产品领域扩展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二是增强渠道建设能力。依托驻外机构、海外商务代表处、零售网点、批发展示中心、售后维修网点等,建设境外营销网点、展销中心。加大对企业建设、运营、使用海外仓的支持力度,通过代销直销联销等方式,带动和服务中小外贸企业“借仓出海”。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品牌。鼓励引导外贸企业与有实力的零售商合作,成为零售商的OEM、ODM或者取得零售商的品牌授权。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建立健全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产品检测设备与手段,建立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