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渠慎涛 本报记者 周霜
“希望大家自信自强、乐观向上,日子越来越红火……”日前,宁波市政协主席陈龙赴鄞州区东钱湖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低保对象,其他主席会议成员也先后赴海曙、鄞州、镇海等地,送去关怀和温暖。
宁波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履职导向,完善常态化帮困送温暖机制,落实“四下基层”“联入走访”等联系服务群众和企业制度,持续开展“双百联建、聚力共富”“走亲连心、解忧帮困”等行动,选派机关干部下沉奉化区帮扶指导,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为民“服务清单”。
以送温暖、送健康、送教育、送科技和法律、送文化、送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六送下乡”惠民服务活动是市政协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具体行动。市政协坚持“民之关切”就是“行之所向”,整合资源,相继赴象山县泗洲头镇、宁海县茶院乡、鄞州区瞻岐镇等地,上高山、下海岛、进社区、走农户,把高质量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把实用技术带给乡村社区,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们为敬老院捐赠了一批榨汁机,让老人们可随时品尝新鲜果蔬。”市政协委员、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李佳说。作为奉化区大堰镇包联结对单位,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充分发挥专委会优势,积极引导相关界别委员参与帮扶工作。去年下半年,祖籍宁波的港澳委员钟迪康慷慨解囊,捐赠50万港币设立慈善基金,其中部分善款定向用于大堰镇傅氏敬老院的提质升级,包括修缮房屋墙面、采购彩电空调等。“傅氏敬老院是大堰镇政府和浙江省‘爱乡楷模’叶泰海先生共同出资(捐助)的公办养老机构,是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见证。”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陈正飞表示,将妥善管理和使用善款,让老人们生活更加舒心。
结对帮扶是市政协持续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2024年底,市政协结合“暖暖的新家”志愿服务项目,结对帮扶海曙南门街道柳锦社区柳西新村的章汉良家庭。章汉良独居且生活环境差,无力改善居住条件,市政协倡议发动机关干部捐款募集2.52万元,在海曙区社会工作部、四叶草退役军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协助下,对其居住房屋进行门窗更换、家具换新等微改造、微提升。“感谢市政协,如今,我的房屋焕然一新……”章汉良在感谢信中写道。
“身体怎么样?”“家庭收入多少?”走访慰问中,市政协机关各党支部慰问组每到一处,都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冷暖,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倾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送上慰问款物。目前,市政协机关结对帮扶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古林镇前虞村等9位困难党员群众。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夕,机关9个党支部都主动关心结对群众,力所能及帮助实现“微心愿”。
市政协还十分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党员的优势。去年10月,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市政协创新开展“银辉助农双结对”专项活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在生产科技指导、助农增产促销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发扬结对帮扶传统,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政协很亲、很近。”市政协秘书长徐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