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市扎实推进建设以九龙湖为中心的品质新城、以龙门湖为纽带的滨海新城,积极打造“两城两湖”新格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环九龙湖、环龙门湖科创带作为“两城两湖”战略的“创新双核”,对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能力、驱动临港产业升级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上,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滕毓提案建议,加快科创带建设步伐,纵深推进“两城两湖”建设,促进温岭从“山城时代”迈向“滨海时代”。
情况:
当前,环九龙湖、环龙门湖科创带建设已从设计阶段转入开发阶段,高标准谋划了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转化服务中心、孵化园等产业科创项目,多个新兴产业招引项目相继落地,整体建设有序推进。但科创带建设也面临城市能级不强劲、科创生态不完善等挑战,亟需通过有效举措加以解决。
建议:
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提级产业结构。高站位谋划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锻长板,提能升级传统产业,充分释放泵与电机、机床装备等传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发挥龙头骨干企业集聚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稳步进军高端市场;补短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高端装备、精密制造、新能源、激光电子等领域,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引,大力引进头部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谋突破,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紧扣机器人、半导体、低空经济等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创新发展。
构建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提振产业创新。系统布局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打造标志性科创平台,健全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校企产学研创新平台,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相关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攻关核心技术,辐射带动数控机床产业跃升、加速下游产业提质;加快布局产业孵化平台,扎实推进环龙门湖科创带孵化园、创新转化服务中心、“浙东光谷”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科创服务资源布局,大力集聚科技研发、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询、孵化、检测检验等科技服务机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构建全周期人才发展体系,提升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人、产、城深度融合,优化“引、评、育、留”等环节服务,为产业发展集聚创新活力。完善引才政策服务,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育机制和评价评定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服务配套,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增值服务,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引才服务,深化多模式引才机制,积极回应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人才服务。探索平台和企业人才合作“共享”机制,有效推动平台人才在企业兼职创新;优化引才环境,坚持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提升产业,整合利用中小企业孵化园等园区资源,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构建全流程要素保障体系,提速项目落地。以滨海新城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探索推进机制创新,不断强化土地、资金、服务等资源要素支撑。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为科创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效率;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通过收储、转让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金融环境,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