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爸爸,终于找到您了!”

日期:04-10
字号:
版面: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清明时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君亚一家,从贵阳专程到杭州祭拜父亲——“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

  “我本来以为再也找不到父亲的墓了。”数十年的思父之情、1600多公里的归乡之路,让南君亚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南延宗是浙江乐清人,1943年在广西钟山黄羌坪首次发现铀矿,在国内外地质界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铀矿之父”。1951年,44岁的南延宗突患疾病、溘然长逝,长眠于杭州西湖石人山麓。

  10年前,南君亚曾到西湖寻找父亲的墓,但因山林茂盛、道路改变等原因,无功而返。

  2024年,铀矿地质工作者吴永兴、汤卫贞夫妇到南君亚家中拜访,得知其期盼找到父亲墓地的强烈心愿。鉴于南君亚已84岁高龄,又远居贵州不方便来杭,回到杭州的吴永兴夫妇经过多方协助,终于在石人山麓找到南延宗的墓地。之后,省地质院对墓地进行了整理。本报于3月25日2版刊发相关报道《南延宗:中国铀矿之父》。看到报道后,南君亚决定今年清明带家人回乡祭父。

  4月3日上午10点,包括省地质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延宗母校南京大学校友会代表等数十人,沿着山谷逶迤前行。

  20多分钟后,翠竹掩映的半山腰,出现了两个并排的墓,分别是地质先驱叶良辅和南延宗的墓地。

  “爸爸,终于找到您了!我带着家人来看您了!”轻抚墓碑,南君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花闪烁。

  大家一一献上鲜花和哀思,重温“地质三光荣”精神。

  南君亚用竹片在父亲墓旁挖了一些土,小心翼翼包好。他说:“我母亲安葬在贵阳,她墓碑上刻有父亲的名字。这些土带回去,希望父母能魂归一处,再次团聚……”

  浙江是地质文化资源大省,也是地质名人大省。省地质院已成立“浙江地质名人”工作专班,系统梳理浙江地质名人事迹并加大宣传工作,展示地质前辈的学术成果、手稿实物及历史影像。

  本报记者  陈红威  通讯员  杨萤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