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九龙九凤尽奢华

日期:04-08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胡胜盼

  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国家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及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墓。定陵出土了四顶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隶属于孝端皇后,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二凤冠隶属于孝靖皇后。其中,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九龙九凤龙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直径23.7厘米,重2320克,珍珠4414颗,各色宝石115块。冠内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是用丝帛制成。冠前装饰有9条纯金打造的金龙,口衔宝石珠滴,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点翠金凤也口衔宝石制作的珠滴,冠后部分还有一只纯金的金凤,共九龙九凤。后侧下部左右各有三个装饰点翠嵌金龙珠滴博鬓。

  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据《明会要》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规定皇后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结珠,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如大珠花三数”。龙凤并用的礼冠在早期较为罕见,唐代后妃礼冠的基本制度是采用花树和博鬓,宋承唐制,但有一个重大变化——在冠上先后添加了凤与龙的形象。明初基本承宋制,《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上的龙凤数目与明初规定不同,可见明朝晚期对原定制度已不再严格执行。

  孝端皇后龙凤冠中的九龙九凤,不仅仅只有龙凤作为皇家固定元素,九这一数字也包含了皇族的意味。《周易·乾》记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这个数字在后冠上也代表着皇族。九五之尊旧时就指帝王的尊位。从数字上可看出龙凤冠不仅是巩固阶级地位的特定象征,同时还体现出万历年间经济实力的强盛。孝端皇后龙凤冠第四层镶嵌的是红蓝宝石。从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中看,郑和船队曾抵达过古代锡兰。由此可以大胆推测,红蓝宝石的来源地应该是古代锡兰。

  此龙凤冠结合了花丝工艺、点翠工艺、錾刻工艺和镶嵌工艺四种工艺手法,达到了明代金银细软工艺的顶峰,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