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一周微评论

日期:04-03
字号:
版面:04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乘AI之势,劲吹正能量之风】

  随着语音交互、知识问答、图像生成等技术应用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影响力版图不断拓展。从辅助编辑、生成摘要,到创作视频、制作海报,再到数字人主播,人工智能更深入地参与到网络作品生产传播过程中。一位从业者分享:原先创作视频花1个多月,现在只需5天。的确,信息聚合、字幕生成、自动剪辑、图片修复等功能,助力从业者高质高效制作图文视频等产品,大大减少重复性人工劳动和成本,提升作品时效性。

  “爱,是AI世界里最温暖的指令。”从业者的使命,不仅在于守牢底线,在数据安全、内容质量上把好关,更在于创意引领,为内容注入灵魂。《AI重现志愿军年轻模样》,让泛黄照片动起来,一位位生命定格在美好年华的先烈露出笑容,不少读者表示:“看完已泪目”“盛世正如你们所愿”。此外,一批关于凡人微光、英雄赞歌等正能量作品也成功“破圈”。由此可见,人性温度是永不过时的“破壁器”,创意灵感是作品高人一筹的“关键招”。尽管AI可以“无线量产”,但受众并不喜欢低质重复;AI可以“无中生有”,但虚实结合才能引发共鸣。从业者充分发挥作用,才能让AI向善,更好传递正能量。

  【用“真金白银”实打实支持农民】

  春分前后,春耕春播在祖国大地全面展开。

  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打出支持粮食和大豆生产政策组合拳,为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不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切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才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确保托底有力有效,减少农民后顾之忧。实施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主产区干劲。有力落实补贴、托底、补偿“多位一体”的保障政策体系,组合拳可发挥乘数效应。此外,还要继续加大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强化农民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从“会种粮”到“慧种粮”。

  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多种粮、种好粮,切实维护种粮农民权益,使种粮者有钱赚、有尊严、有奔头。

  春华秋实,每一片耕地都会成为孕育丰收的希望田野,每一颗果实都将成为筑牢粮食安全的基石保障。

  【捕捉年轻观众的“文化味蕾”】

  日前,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与观众见面,获得广泛好评。数据显示,该剧首演时年轻观众占比98%,印证了其“年轻地道”的创作定位。

  近年来,一批戏曲赢得了年轻人的芳心。青春版《牡丹亭》连演20年,培养了一批年轻观众,强调了“青春”主题的持续挖掘;江苏昆剧院通过“老带新”模式创排《瞿秋白》,将党史叙事融入水磨腔,该剧巡演时00后观众达41%;以京剧文化为主线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展现梨园百态与非遗技艺,年轻观众占比突出,其中,19岁至24岁观众占比高达50.39%,25岁至34岁观众占22.27%;黄梅戏《寂寞汉卿》融入现代元素,让观众大呼黄梅戏也可以这么时尚。

  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时光,而是让古老的种子在全新的土壤中开出令人惊叹的花。当旅游景区中身着中式服装的女孩们笑靥如花,当豫剧名家张晓英为电影《满江红》配唱的摇滚豫剧唱段在B站上衍生出2.3万条二创视频,当上海戏剧学院“416女团”的戏曲唱腔改编视频成为现象级热点,也许那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门槛已经被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