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绘就乡村画卷 弹奏千年古韵

日期:04-01
字号:
版面:04版: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吕云祥  徐彪

  蜿蜒曹娥江,浩荡杭州湾。这一江海交汇之处的绍兴上虞,被誉为江南的一颗美丽明珠,是河姆渡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于越文化的核心区域。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滋养了璀璨的文明。这里生产了越窑青瓷,演绎过蔡邕题写孝女碑的“绝妙好辞”,弹奏出梁祝爱情的千古绝唱,印记着浙东唐诗之路的名人足迹;古代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山水间发源,现代朱自清的散文在白马湖畔形成流派……而这些文脉源头大多散落在上虞的各村各庄中,上虞的历史文化村落蕴藏着独特的地域之美。

  这种独特,不仅在于“因史而辉、因景而名”,更体现在“因人而胜”上——

  被称为中华道德始祖的虞舜、孝感动天的曹娥、东汉思想家王充、中国化学鼻祖魏伯阳、廉政楷模孟尝、东山再起主人公谢安、德艺皆美倪元璐、方志学大师章学诚,等等,他们像星辰一般辉煌灿烂,支撑了上虞历史文化的天空。近现代又有马一浮、杜亚泉、经亨颐、夏丏尊、竺可桢、胡愈之、吴觉农、徐懋庸、陈鹤琴、金近、谢晋、经叔平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士,不是清流正派德化远播之人,就是通古贯今博学多才之士;不是心忧天下谋为苍生之人,就是著书立说建功立业之士!他们的人文功德数不胜数。

  “因史而辉、因景而名、因人而胜”的上虞历史文化散落在各个村庄、各个村落,我们要挖掘整理、串珠成器、汇编成书,为弘扬传统文化、讲好文化故事、抒发独特“乡愁”、打造精神家园、激发文化动力、促进对外宣传、反哺乡村建设,从而助力“青春之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基于这样的构想,上虞区政协文史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上虞文史·百村赋》大型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在此基础上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上虞百村赋》。          

  所谓“赋”,原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侧重于写景,通常借景抒情。《上虞百村赋》编委会把反映100个村的历史文化书籍命名为“赋”,其意就是通过书写历史文化,抒发文化情怀,赋能文化强区。编委会认真挖掘,悉心阐发,大力弘扬,通过精心挑选,将100个各有特色的村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红色文化村、历史文化古村、旅游开发先行村、新农村建设特色村。

  《上虞百村赋》的大型系列宣传报道和结集出版,既是上虞“青春之城”建设中文化赋能的重要内涵,也是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题中之义,为搞好这一工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新闻工作者和文史工作者深入乡间村头,扎实寻访;跑遍虞山舜水,细心记录;伏身窗前灯下,铺纸挥笔……辛勤的耕耘,挥洒的汗水,付出的心力,都凝聚在这本书里。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弘扬上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播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彰显出文化自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在虞山巍巍中、舜水汤汤间,守正创新、遇见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发展华章。